所謂文獻調查法,是指通過尋找文獻來收集相關市場信息的調查方法,是壹種間接的、非侵入性的市場調查方法。
文獻調查的主要優點和其他收集市場信息的方法壹樣。文獻調查還需要建立嚴密的調查計劃,檢查所用文獻的真實性和可獲得性,以保證調查的系統性和可靠性。但作為壹種獨立的偵查方法,它有自己固有的優勢。
(1)應用廣泛,現有文檔種類繁多,包括各類市場信息。通過文獻進行各種類型的市場調查,包括描述性調查到解釋性調查;從壹般市場分析到專門市場調查;從國內市場調研到國際市場調研等等。
(2)文獻調查可控因素少,可以節省時間和成本,獲得更準確的調查結果。與實地調查法相比,文獻調查的對象不會自行改變,使調查過程更加靈活機動,不用擔心操作失誤,完全失去調查效果。就數據采集的成本而言,壹般要優於現場采集數據的方法。
文學考察的對象是文學,需要對文學的類型和來源有深入的了解。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與市場信息相關的文獻類型包括;
①國家統計局和地方各級統計部門定期發布的統計公報,定期出版的各種統計年鑒是權威的通用綜合資料。
②各經濟信息部門、行業協會、聯合會定期或不定期發布的信息公告。這類文獻或數據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是市場研究的重要文獻來源。
(3)國內外相關報紙、雜誌、電視等大眾媒體。這些媒體以各種形式提供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市場信息,是文獻調查的主要搜索對象。
④各類國際組織、外國駐華使館和外國商會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統計公告或信息交流。
⑤各類國內外營銷會議,如博覽會、交易會、展覽和訂貨會,以及在專業和學術會議上分發的文件和資料。
⑥工商企業內部資料,如銷售記錄、采購訂單、各種統計報表、財務報表等。
⑦各級政府部門頒布的市場政策法規,執法部門的相關經濟案例。
(8)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發表的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
文件真實性和可用性的驗證①文件真實性的驗證是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常的驗證方法是看作者,要排除有疑問的作者或浮誇時代的文獻。
(2)文檔可用性驗證是指檢查文檔的屬性,特別是對於數據文檔,檢查數據度量尺度和分組狀態是否與調查內容的要求相適應。如果需要原始數據,也要提前知道需要支付的費用,防止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文檔的可用性測試還包括對文檔及時性和完整性的調查。
(3)對文件真實性和可利用性的驗證,是根據調查目的對擬采用的文件的可利用價值的考慮。高質量文獻的基本特征是真實、新穎、完整、準確。
內容分析法是對報刊雜誌中包含的定性文獻給予定量分析和處理的壹種方法。基本操作過程如下:
①找出最能代表某種現象的“關鍵詞”。
②計算“關鍵詞”在文獻中出現的頻率、位置和字體面積,並賦予不同的權重。比如頻率的權重是0.5;持倉權重為:初版0.2,非初版0.1;字體區域的權重為:標準3號字體或更大字體為0.3,4號字體為0.2,5號以下字體為0.1。
③加權平均處理。通過加權平均處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種現象的重要性。
文獻調查法的應用意義這種整理分析方法可以簡化定性文獻的分析處理,規範數據處理的過程。
在市場調查中,文獻調查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它往往被視為收集數據的首選。換句話說,所有的市場調查都是從現有文獻的收集開始的,只有在現有數據無法提供充分依據的情況下,才能考慮實地調查。
隨著我國信息市場和統計法規的完善,以及出版印刷業的發展,文獻調查方法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其重要性將更加明顯。文獻調查越來越受到調查研究單位和委托調查單位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