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壹種來自西方的觀念對中國的壹些人影響很大,那就是反對吃狗肉。他們的理由是:狗是人類的朋友,沒有理由吃朋友的肉!按照這種說法,牛更是人類的朋友,因為在很長的歷史階段,牛曾經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勞動力。但是現在吃牛肉不是很普遍嗎?
作為食物鏈的壹環,各種動物的肉都有可能成為人類的食物。每個民族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都有其歷史和社會根源,各民族在飲食文化上應該相互尊重。
其實布依族很愛狗。有壹個古老的布依族傳說,叫做“葉曼尋找谷種”,講述了布依族的祖先葉曼在狗的幫助下,終於在遙遠的西方天堂腳下的壹個山洞裏找到了谷種。這個故事充滿了對狗所做貢獻的敬意。現實生活中,很多布依族家庭養狗是為了看家。冬天,人們還需要為狗狗搭建壹個溫暖的小窩,防止它們被凍死。
那麽,布依族既然愛狗,為什麽還要吃狗肉呢?據《國語·於越》、《北史》、《舒威》等文獻記載,布依族先民有吃狗肉的習俗。相關資料顯示,布依族對狗肉的喜愛可能與其信仰有關。壹是相信狗能驅邪,二是相信狗肉有藥用價值。
馬先生曾在《瀑記》中記載了布依族吃狗肉的兩個傳說。其中壹個是這樣的:古時候有壹個布依族村落叫東洛,坐落在壹個被河流環繞的大壩中間。有壹年夏天,因為大雨,房子被淹了好幾次。樹苗種下後,村裏所有的中年男女突然都癱瘓了。當地布莫舉行了幾次驅鬼儀式,但幾個月後仍不見好轉。由於成年人突然喪失勞動能力,田間管理無法正常進行,雜草和幼苗長得和平時壹樣高。這時,來了壹位老人。他告訴大家,如果有惡靈進村,就要用狗“掃村”,才能太平。於是,人們找來壹條狗,老人提著劍,穿上袈裟,挨家挨戶去驅邪。最後老人領著狗把妖送出了村口,在野外把狗殺了,煮了吃。飽餐壹頓後,他把剩下的狗肉湯送給村裏的每壹個病人。
據說在此之前,布依族人不吃狗肉,是因為在祖先尋找糧食種子的過程中,狗立下了汗馬功勞。老人見大家都不想吃,就動員大家說:“牛給人耕田。孔子最敬牛,也吃牛肉!”“大家都聽了老人的勸說,喝了狗肉湯。幾天後,大家的病奇跡般的好了。
巧的是,沒過多久,另壹個叫那巴寨的布依族村,很多人都得了瘧疾,但幾經驅邪仍不見好轉。人們還用給病人餵狗肉的方法,患瘧疾的病人也康復了。就這樣,布依族開始吃狗肉,是因為他們相信狗肉可以治病,後來演變成了壹種飲食愛好。
古人吃動物不僅僅是因為食物鏈,還因為動物本身有壹定的稟賦。人們認為吃這樣的動物會給他們這些天賦。狗的勇敢,忠誠,家人的關愛,都是人所需要的。布依族祖先可能因為這些原因喜歡吃狗肉。另外,布依族在舉行壹些儀式時,要用狗作為祭品,因為狗的天性兇猛,狗可以用來鎮邪降魔。布依族祭祀後,都要吃祭品,這被視為與他們祭祀的祖先或神靈壹起用餐,壹起享用食物。這也是布依族嗜吃狗肉的重要原因之壹。
(本文節選自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布依布依——貴州土著民族文化系列叢書之風景》,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