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人生之初固有的惡習,誰說的?

人生之初固有的惡習,誰說的?

荀子說的是生命的開始和內在的罪惡。

荀子關於“人性本惡”的論述,是對孟子“人性本善”的改進。有邏輯,不像孟子的不負責任的言論;還有壹種說法,不像孟子的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他對人性的定義是:“生命的本質是什麽。”

也就是說,性是壹種天然而原始的自然屬性,是壹種不需要後天習得的天生本能。“性”的反義詞是“偽”“假”的意思是人為的、後天加工的。比如仁、義、禮、智、信都是“假”的,都是人為教育的結果。

擴展數據:

社會影響:

性惡論自然不如性善論流行。事實上,正如性善論不會讓人自動行善壹樣,性惡論的意義也不允許人隨意作惡。

性惡之惡,本義是指人類作為生物所固有的生存本能。如果壹個生物要生存,它必須出生。既然生活必須被要求,那就沒有必要去否定它,回避它。

荀子的做法只是沒有避免。從這個角度看,荀子直指人性,比孟子的多方論證更“以人為本”。

孟子的學說始於性善論,止於與楊默略有距離。荀子背負著性惡的惡名,卻有更多的合理性。性惡論不壹定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馮友蘭先生說: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論。這與孟子的性善論直接相悖。表面上看,好像荀子低估了人,其實正好相反。荀子的哲學可以說是教育的哲學。

他的總的論點是,壹切好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類努力的產物。價值來源於文化,文化是人類的創造。正是在這壹點上,人在宇宙中是和天地壹樣重要的。"

“按荀子的說法,凡是沒有受過教育的,都不會好。荀子的論點是:‘人性本惡;好的也是假的。“假的就是人造的。”

“動物有父親和兒子,還有壹種是野獸。這是自然的。至於父子關系,男女之間的差別不是自然的,而是壹種社會關系,是人為和文化的產物。

它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精神的創造。人要有社會關系,要有禮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區別於動物。由此論證,人要有道德,不是因為人不能回避,而是因為人要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