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日本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了解多少?

日本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了解多少?

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雖然美國將軍佩裏1853領黑,

船隊打開了日本封閉的大門,使其改變國策,努力離開亞洲,進入歐洲。但直到今天,對殘留在普通日本人意識中的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的理解和傳承已經深入到了肌肉骨髓。大多數日本人都知道中國的經典作品,比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尤其是前兩者,可以說婦孺皆知。許多日本人熟悉這些中國經典中的壹些人物和故事情節。三國的諸葛亮、劉備、張飛、關羽;孫悟空、唐僧肉、豬八戒、沙僧等。在西遊上幾乎是家喻戶曉。壹些日本年輕人甚至以自己對中國歷史和文學的熟悉程度為恥。加藤君是我讀碩士時的同學之壹。他本科專業是管理學,碩士和我壹樣是勞動經濟學。但是他對中國歷史的了解讓我吃驚。因為加藤不是書呆子類型的學生,他甚至表現得很天真,似乎整天沈迷於電子遊戲。在此之前,我甚至以為他是個胸無墨汁的混混。

有壹天,只有加藤和我走在壹起。在去地鐵站的路上,他突然問我:“妳知道文天祥嗎?”

我壹聽,驚呆了。“哪個文天祥?”恐怕我聽錯了。“是中國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聽到這裏,我更加驚訝:“妳怎麽認識文天祥的?”難以置信的驚訝不由自主地寫在我的臉上。“文天祥很有民族氣節。他英勇犧牲,我非常敬佩他。”然後,加藤非常詳細地給我講了文天祥的故事。聽完之後,我又驚又喜。沒想到加藤還有這兩個羽絨兒子。很多日本年輕人連自己祖先的歷史都忘記了,更別提對外國歷史文化的了解了。當我背誦文天祥的名句“自古誰不死?保重自己的心,照耀自己的歷史”,加藤趕緊拿出筆記本,認真地記了下來。

加藤對中國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讓我吃驚。

有壹次,在前往東京郊外的電動火車上,加藤給我看了壹本日本版的《晏子》,興致勃勃地講了《晏子作楚》和《晏子春秋》的故事。斷斷續續地問了我壹些關於晏子和管仲在中國的區別的問題。並借此機會展開話題,從中國的黃帝、炎帝到秦漢武,從趙高指鹿為馬到秦檜誣陷忠義。從唐宗宋祖到成吉思汗,從“戰國四王”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然後,我就滔滔不絕地講三國演義,裏面的人物如獲至寶壹樣地道。並根據自己的見解,對三國英雄的能力逐壹進行了評價。比如說,說起劉備,他認為劉備的智力是百分之八十五。

力量是70%

而且魅力是100%。

而對文物雙全的曹操的評價是智力:96%

力量:90%

魅力:98%

。先不說他的評價是否客觀正確,光是我壹個人潛心閱讀三國,對中國歷史知識的了解就如此系統和廣泛,讓我這個中國人不禁驚嘆。

加藤不懂中文,但從小就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情有獨鐘。日本關於中國歷史的書幾乎都毀了。

如果加藤是個特例的話,有壹次壹個學經濟的日本學生在留學生的日語課上惡作劇,讓我意識到中國文化對日本人的影響很深。日語課前,學生們在等老師。突然,壹個日本學生跑進了教室。他講了中國詩歌的創作原則,“承傳”,並把這四個漢字壹壹寫在黑板上。最後,他說這種語法受到了中國文學寫作風格的影響。並引申出關於中國的《紅樓夢》。當時很多其他國家的同學,包括我在內,都以為他是文學系的青年講師。結果他不打自招的說清楚了,他是來惡作劇的,只是想嘗嘗當老師的樂趣。但是,他對中國文學特點的準確理解和生動介紹讓我感到自豪和不可思議。

另外,在接觸不同層次的日本人時,經常聽到他們講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及相關的歷史故事。有些公司員工談企業管理,甚至引用中國的儒家、老子的道家,以及《南北朝》、《貞觀之治》等歷史來借古比今。

近代以來,日本雖然崇尚西方文明,但中國文化對日本民族幾千年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揮之不去的。此外,很多日本動漫遊戲軟件開發公司經常利用中國的歷史或文學題材來開發作品,這也是隱形的。從日本青少年那壹代開始,他們就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進行了普及教育。這大概也是為什麽很多日本人對中國的歷史經典有壹定的了解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