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禪林這壹廣為人知的公案,出自南宋靈隱寺普濟和尚修訂的《五光會元》卷四,引自《禪茶:歷史與現實》。公案是歷代禪宗、禪師、禪僧的言行記錄。被編成壹本書叫《燈錄》,意為傳承佛燈。《五燈會元》是五部《燈錄》的合集,集禪悟、禪機、禪語(《去品茶》)於壹身,是佛教弟子禪修的選集。《禪茶》,2011出版,也是壹本文集,總結了各派觀點。主要內容是2008年和2009年兩次禪茶文化研討會的總結。書中對禪有很多不同的見解,茶湯的歷史也很深刻。“禪茶壹味”是論壇裏茶的主題。
讀禪茶,做些筆記,增加理解。
茶與佛結緣,源於晚唐的傳說“壹個叫樊川的和尚...去了孟定種茶”,也就是目前四川的孟定茶始祖。禪與茶合二為壹,如《白任靜舍求沂山禪師,向鶴山人示》詩中的“知微泉,悟深凈茶”。但是,這是出家之旅,茶只是杯中之物,不是禪茶之道。具體用茶練禪,是根據野史書中的信息。見馮《文健紀》卷六:
換句話說,南方人喝茶較早,北方人的飲茶習慣來自佛教。唐玄宗元年,禪宗北宗弟子妖僧在泰山靈巖寺講法。大家盤腿而坐,不吃晚飯也不睡覺,用茶來緩解疲勞。於是,人們爭先恐後地效仿,懷裏抱著爐子和茶具,到處燒水,漸漸成了壹種社會風氣。
靈巖寺的禪茶意義不大,但在《禪茶》中反復引用,證明禪茶的歷史存在。
消失的茶史名片,還有唐人煮茶(炒茶)。方法根據陸羽《茶經》卷五《煮》,將茶葉用火焙幹後磨成粉末。用鹽把茶煮開,第二次煮的時候放茶葉(碎末),第三次煮的時候茶湯就熟了。摘要:第壹種有意義,還是留壹個煮好的壇子存放,以養華省沸為目的。第壹碗,第二碗,第三碗是第二碗。第四碗和第五碗之外,除了口渴,沒有別的可以喝。(翻譯:第壹壺頰齒留香,茶湯煮熟或單獨裝容器,以止與茶同煮。第壹、二碗是上品,第三碗茶味淡。第四第五,不渴不喝。)而茶是因為茶葉可以食用,茶湯和茶渣壹起吃。
被稱為茶聖的魯豫是壹個棄嬰,在壹個佛教寺廟裏長大。他的茶和它的《茶經》沒有禪味。
禪茶的“禪”論翻譯成梵文dhyana,意為靜心、冥想、穿越寧靜的彼岸。禪宗的心靈感應,東方佛教認為是從佛的內心傳來的,在《五光會元》卷壹中有所表現:
這裏寫著釋迦牟尼傳佛,摸花,無語。所有的門徒都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但是偉大的門徒葉佳明白了,並且笑了。佛陀接著說:“我對佛法有慧眼,我對此不存幻想。”佛法這個概念的精妙,是無法言傳的。告訴大乘迦葉,文言文之外,用心傳誦。"
達摩是28世紀的後裔,大約在公元520年到達東土,並在南朝與梁武帝討論佛教。武帝癡迷小乘,求福求利,非如來般若可悟。達摩於是離開金陵和嵩山少林寺九年,觀察婆羅門創立禪宗(《景德鎮燈傳說》卷三)。始祖傳承二祖惠科,三祖三殘,四祖道心,五祖隱忍,直到六祖慧能止。此後,南宗禪花五葉,深信禪心感應之法是必經之路。
六祖禪慧能不會寫字(或讀書),也不打坐。壹瞬間頓悟成佛,真諦就是破除執和癡。禪不能直言,但有自知之明,說出來是不對的。其實我在請禪師答非所問的時候已經看透了“去茶”其實就是“去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