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順治皇帝去世的消息傳到江南時,壹位文人由衷地為他感到惋惜,以至於寫下了這樣壹首詩:
這位學者就是金聖嘆。此時他已經53歲了,還沒有什麽名氣。他只是壹個名字略顯單薄的“江南才子”。就像自古以來的知識分子壹樣,他希望獲得皇帝的賞識,為天下做點事。至於這個世界是屬於明朝的還是清朝的,他就不用關心了。他前半生生活在明朝,明朝沒有給他任何東西,所以他沒有裝成明朝的追隨者。
相反,這個順治皇帝曾經給了他很大的希望。順治元年1660年春,壹個朋友從北京回來捎信說,順治皇帝很欣賞金聖嘆的才華,稱贊他是“古文大師,不要用今文看他”。
宗親兄弟金聖嘆告訴澎湃新聞。金聖嘆“流了淚,所以向北方鞠躬”,壹連寫了八篇,表達他受寵若驚的心情。第壹首歌是這樣寫的:
感激之情躍然紙上。那麽,順治皇帝為什麽要稱贊金聖嘆呢?這要從他的《才子佳人書評》說起。
從明中葉到清初,中國的通俗文學有了很大的發展。馮夢龍、淩濛初、李漁等人編纂創作了白話小說和戲曲,使通俗文學日益繁榮。與此同時,唐順之、毛坤、歸有光、孫闊等人開創了評論文章(小說)的風氣,受到市民的歡迎。同樣的書,加上學者的評論,因為方便讀者閱讀,所以更受歡迎。
金聖嘆很早就接觸了通俗文學。十壹歲時,他偶然得到壹本《忠義水滸傳》,立刻就被迷住了,壹口氣讀完了整本書。當他放下書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大開眼界了: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好書,是聖賢書沒有收錄的。
成年後,事業受挫,於是致力於評點古籍。他把《離騷》、《莊子》、《史記》、《杜甫的詩》、《水滸傳》、《西廂記》定為“天下六才子書”,準備壹壹評說。清軍入關前,金聖嘆完成了《水滸傳》的審讀出版。
與我們今天大多看到的水滸版本不同,金聖嘆對水滸進行了“腰斬”:他放棄了忠義水滸第七十壹回以下所有篇章,以第壹章“張天師求瘟疫,洪太尉誤走妖”為楔子;將第七十壹集“鐘毅唐史傑被天文水滸英雄坐化”改為“鐘毅唐史傑被天文水滸英雄嚇到的噩夢”作為第七十集;盧俊義做了個噩夢,夢見整個幫派都被綁在紀叔的晚上作為書的結尾。他自稱是古代版《水滸傳》的改編本。
金聖嘆為什麽要“砍”水滸?因為他少年時讀《忠義水滸》,有壹種感覺,小說七十章後的文字是別人(羅貫中)的續篇,用詞不好,是“惡”。所以他截《水滸傳》讓它止步於排名,在水滸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戛然而止,用水滸全幫被抓的噩夢預言水滸未來的走向。胡適說:“他刪掉水滸後半段,是因為他最愛水滸,所以不忍心看水滸被狗尾巴羞辱。”?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金聖嘆的《腰斬水滸》也與當時的社會形勢有關。胡適還指出:“盛唐生在天下賊的時代,看到李自成張壹夥強盜毒害全國,所以覺得強盜不能提倡,應該批判。”
自清初以來,關於金聖嘆砍頭評點《水滸傳》的功過,壹直眾說紛紜。而《水滸傳》版本中流傳最廣,婦孺皆知的,卻是他主編的《金水泊》。
然而,這樣的“半部”《水滸傳》終究滿足不了人們的好奇心:這些人後來怎麽樣了?畢竟之前有過完整的《水滸傳》,人們知道水滸故事有排名之後才有下文。於是,到了清朝,世道變了,於是有人認為水滸英雄“能悔改,能改惡從善,善修,但其用心可嘉,其誠意不可否認”,於是從結尾剪去壹百壹十五章中的六十七章,稱之為《水滸後傳》(又稱《四大寇傳》)
金聖嘆對《水滸傳》評價很高,說“天下沒有壹篇文章是對的出《水滸傳》”。
對比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西遊記》,金聖嘆認為:“三國人物話太多,動不了,轉不過彎來。這就像官方說他們是奴隸,其實只是把小人物換成了這句話。其實他們從來不敢加減壹個字。”而西遊記則“太無足輕重,只是壹段壹段地捏來捏去,如除夕夜放壹會兒煙花,中間卻不貫穿,讓人看了,到處活”。《水滸傳》從來不談鬼神怪異的事情,但是西遊記得不到的時候,是南海的觀音救了他。為什麽不和《紅樓夢》比呢?因為那個時候曹雪芹還沒出生。)
《水滸傳》為什麽這麽優秀?金聖嘆指出,《水滸傳》的方法都是來源於《史記》,而《史記》的妙處就在於《水滸傳》已經有了片段。就連水滸傳也比史記有很多優點。與史記比肩,毫不遜色。那麽,如何正確欣賞這樣的傑作呢?
1,了解作者的心思
孟子說:“誇他的詩,看他的書,沒問題,但妳不知道他是誰?”說的是“知人論世”的道理:要深入理解壹部作品,就要了解作者的個性;要了解作者的個性,必須研究他所處的時代。
那麽,如何欣賞《水滸傳》這本書呢?金聖嘆指出:“讀書,首先要知道寫書的人是什麽人。”比如《史記》是太史公的苦海深仇,所以在《遊俠》和《貨殖》中傳播,甚至在其余列傳中,他都嘖嘖嘆息,對用錢殺人的事只字未提。壹部《史記》就是“急人所急”四個字,這是司馬遷壹生寫作的意誌。
水滸不是這樣。施耐庵沒有什麽舊怨可以發揮出來,但是他內心充滿了溫暖和閑適,所以他會忍不住伸手拿起紙和筆,找個話題,寫下很多自己的話,這樣他的是非就不會被誤認為是聖人了。
2.註意文章的寫作
關於讀書,有壹句話:“妳會看門道,但不會看熱鬧。”讀小說時,金聖嘆最討厭的就是只看故事,不註意文章寫作的人:“我最討厭別人家的孩子。每當我看壹本書的時候,我忽略了文字,只記住了壹些事跡,所以我讀過壹本書。雖然《國策》《史記》都做了事跡搬過去,何況《水滸傳》?”
《水滸傳》是金聖嘆稱贊的“才子之書”。有很多語法,也就是寫作方法,是其他書上沒有的。金聖嘆總結了十幾條,可供今天的作家參考。比如“背面撒粉”法,就是今天說的襯托法:襯托宋江的背信棄義,寫李悝jy的率真;要對比石秀的尖銳,就寫楊雄的愚蠢。
另壹種寫法是“犯法”,即同壹件事必須重復寫。比如宋武打虎之後寫了李悝jy打虎,他寫了兩個打虎的方案;潘金蓮盜漢後,寫盜漢;江州劫法場後,寫大明府劫法場。何濤抓賊後,寫了《黃安抓賊》;林沖解釋完後,寫了盧俊義的解釋。朱仝、雷橫放古典作品後,寫朱仝、雷橫放宋江。金聖嘆感慨,搶贈朝廷,盜漢,殺虎,都是極難寫的題目。施耐庵不怕,但壹定要寫兩篇,但他“有取長補短的本領”,真的是方法百出,“真的是才華如海”。
金聖嘆在書中也對“草蛇灰線法”贊不絕口。例如,涇陽秦剛背誦了許多“哨棒”的詞,紫石街寫了幾個“幕布”的詞。“乍壹看好像什麽都沒有,細看就有頭緒了,會牽壹發而動全身。”
《水滸傳》有章法,有句法的句子,有排印的人物。“我以為水滸的文字嚴謹嚴謹,讀起來就能把所有的書都看完。”金聖嘆甚至辯解說“別人家的孩子有點文化,很容易反復看說明書。等我讀了水滸,他的書就會像斷了的竹子。”了解水滸之後,其他的書都不是問題。
3.註意人物塑造。
這部小說的精髓在於刻畫人物。在刻畫人物方面,《水滸傳》成就斐然。金聖嘆說:“水滸描寫壹個人,有他的氣質,有他的性情,有他的形,有他的聲。如果丈夫用壹只手畫幾個臉,他就會有哥哥的形狀。他壹口吹幾下,必然又會反思。施耐庵很專壹,180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沒有別人了。10年後,寫百萬人就難了。”?
塑造人物的關鍵是語言和人物描寫。在語言描寫上,《水滸傳》無非是等字,和同壹個人說話真的很神奇;寫人物,《水滸傳》寫180個人物,真的是180。不寫書,壹千個人也壹樣,兩個人也壹樣。“比如兩個人物的粗狂,如達的粗狂是急躁,石進的粗狂是少年,jy的粗狂是俏麗,的粗狂是英雄的自由,阮的粗狂是悲憤,焦挺的粗狂是壞脾氣。
《水滸傳》單獨出來,明明是傳記。至於中間的事跡,則是壹段壹段自成體系。正因為如此,再看壹次書就夠了。“水滸傳是獨壹無二的,我就是讀不厭。無非是給他寫180個人格。”
讀《水滸傳》,難免要對英雄人物進行排名。這個排名不是聚義堂180人的排名,而是從人物塑造的角度來確定的。
根據金聖嘆的說法,只有九個人可以被視為“頂級人物”:、魯達、林沖、吳用、華容道、阮、楊誌和關勝。
他的理由是:
相反,金聖嘆對宋江極為反感,因其過於虛偽而“決定應考”。“水滸有很多正經之處,但就是討厭宋江,讓人看出來。它真的有狗不吃東西的恨意。”金聖嘆認為,這其實是作者的懲心之計:“水滸獨恨宋江,也是敗屈之意,其余皆赦。”
壹般認為,金聖嘆是文學批評史上最重要的文學批評家之壹。他的貢獻在於倡導通俗文學,開創了細讀文本的文學批評方法,提高了小說、戲曲在文學領域的地位,可謂高瞻遠矚。在20世紀新文學運動中,文學史家盛贊金聖嘆,胡適認為他是壹個有眼光、有勇氣的“大怪人”,林語堂稱他為“17世紀偉大的印象派批評家”。
然而,作為才子,金聖嘆的壹生是不幸的。雖然“疑似”被順治皇帝口頭表揚(此事只是傳聞,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但並沒有給金聖嘆帶來好運。順治皇帝死的那年秋天,金聖嘆因為“哭廟案”被斬首。關於他的去世,那壹年也是風波不斷。
遺憾的是,他的評點生涯在完成《水滸傳》和《西廂記》時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