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秋時期,中國歷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固定體系,基本確立了2009年65438+7閏的原則,比西方長了160年。
3.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石幹星經》,其中包含了豐富的天文記錄,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天文學的認識。
4.漢武帝時期,天文學家制定了中國第壹部完整的歷書《太初歷》,並開始以正月作為壹年的開始。
5.西漢時期對太陽黑子的記錄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6.東漢張衡從日、月、地的不同位置對日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學解釋。
7.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可以測出千裏之外不期而至的地震方向,比歐洲早1700年。
8.清代天文學家王撰寫的《月食解》壹文,精辟地闡述了月食發生、月食、月相、月食深淺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