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來往的人只能坐渡船過河,過去很不方便。於是從1190到1194,在時任漳州知府的趙壹博主持下,這裏修建了壹座浮橋。
功夫不負有心人,建成的浮橋確實給當地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種浮橋很不穩定,渡口風浪大。壹不小心,人和船都會卷進河裏。
而且人走在浮橋上總是東倒西歪的,讓過河的人瑟瑟發抖。因此,行人經常在這裏掉入河中。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1213。
1213年,壹個叫莊俠的人開始擔任漳州知府。莊霞任漳州知府期間,十分重視教育,興辦學校,減免賦稅,政績卓著。
莊霞出生於1155。他年幼喪父,家境貧寒。他和他的兄弟莊輝壹起學習。他年輕時精通禮經。縣裏壹個有學問的人很喜歡他,鼓勵他進了學校。於是他在1175進了國子監,在1181是秀才。
漳州知府莊俠知道江口渡口的險情後,第壹個提出將浮橋改為固定橋。莊霞先向朝廷申請資金建橋,用民間捐款籌款後開始建橋。
莊俠先是吸引了周圍壹大批能工巧匠,然後他開始主持大橋的修建。首先,他們建造了壹塊石頭作為碼頭。
在莊俠指揮工匠建造橋墩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為當時劉穎河水深湍急,亂石被沖走,工匠們連續嘗試了多次都沒有成功。
當時工匠們都很擔心,不知道該怎麽辦。
壹天晚上,莊俠和工匠們在河邊休息,他們突然發現壹只老虎在劉穎河裏遊泳,背上還有壹只小老虎。遊了壹段急流後,老虎停下來休息,遊了壹遍又壹遍,終於把它安全地帶過了河。
這時,壹個工匠喊了壹聲魔法。在喊聲中,莊霞突然醒了。他意識到老虎休息處壹定有壹個石墩,立即叫來幾個懂得探河底的工匠。不出所料,老虎遊過的河底有壹個很高的石墩。
於是,莊夏立即命令所有工匠沿著虎遊壹線修建橋墩,並在虎歇處投下巨石修建橋墩。沒想到這次行動壹舉成功。然後,人們在石墩上建造了長木,最終產生了第壹座固定石墩的木橋。
起初,人們不知道給這座橋取什麽名字。後來,人們在石墩木橋上搭了壹個木瓦屋頂。為了幫助世界和人民,它被命名為同濟橋。
當地人都知道,修建這座橋是因為受到了“神虎攜子渡河”的啟發,所以選擇了“虎渡”二字,稱之為“虎渡橋”。
神虎失子的故事在江東地區廣為流傳,以至於後來人們賦予這座橋以神話色彩,稱之為“江東怪橋”。因此,人們把這座橋視為江東人民的驕傲。因此,人們後來稱之為“江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