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宋詞的格式、題材、用韻有什麽規範?

宋詞的格式、題材、用韻有什麽規範?

詞原本是壹種古老的抒情,是伴隨著音樂供人吟唱的。唐末五代時稱為“曲詞”或“曲詞”。詞類似於樂府詩,來源於民間文學。當它出現在文壇上時,正處於現代詩歌形成和發展的時代,受現代詩歌的影響,這種文學體裁引入了格律規範。後來曲譜逐漸失傳,詞從音樂中分離出來,成為壹種不同風格的詩歌。因此,有人把這幾個字叫做“詩”,意思是詩的其余部分。王力把詞定義為“有長短句和固定詞語的詩”(《中國詩學》第509頁)詞從音樂中分離出來後,雖然原唱壹般不可能掌握,但仍然保留了字面格式和結合歌曲的特殊格律規範。不同曲調的歌詞在段數、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格式。

各種詞的形式稱為“調”,每個調都有壹個特定的名稱,叫做“詞牌”。何心郎、沁園春、菩薩蠻、西江月、清平樂等。,都是詞牌名。壹部收集了各種格式的警句,並為作詞人提供依據的書,叫做“詞譜”。清代萬恕編纂的《詞法》共收唐、宋、元詞660音,1180多種體式,、王貽慶編纂的《詞學詞典》共收唐、宋、元詞826音,2306種體式。這兩本書是現存最完整的詞典。

警句的來源有三:有的是音樂的名稱,或者是古代教學作坊為填詞而創作的歌曲名稱,如《菩薩蠻》、《西江月》、《曲成風》、《梁祝》等。有的以早期名篇中的壹些詞作為詞牌名,如《憶秦娥》、《憶江南》、《如夢》等。有些詩人根據詞的內容為詞選擇題目,如踏歌、漁歌、拋繡球、浪淘沙等。後來人們按照墓誌銘的格式來寫文字,文字的內容與墓誌銘的原意無關。壹部《蝶戀花》可以完全不受蝴蝶和花朵的影響;壹首《漁歌行》,可以完全不釣魚,不唱歌。宋代詩人寫詞時,往往在詞牌下寫題註或短序,以反映詞的內容。比如蘇軾的《念奴嬌》(不歸之河),詞牌下註“赤壁懷古”。這樣的方式壹直延續到現在。《毛澤東詩集》共收詞30首,除十六字序中的三首外,互有題詞,如《賀新郎送別》、《沁園春長沙》、《菩薩滿黃鶴樓》等。也可以先寫碑文,再寫“下派”的碑文,如“黃鶴樓下派菩薩俠”。碑文前後的題字不加註釋,由作者自行決定,沒有規定。筆者認為有必要註明,而且最好是“朦朧”和“含蓄”的,或者不註明。壹般做壹個短序列的話,壹個字都不用寫,不然會很繁瑣。

有些警句有好幾個同格式的名字,比如鄂又叫,茹又叫易憲梓,憶江南又叫王江南、謝秋娘,念奴嬌又叫陵、不歸河、胡中天。雖然這些聲調的名稱不同,但格式是壹樣的。也有不少警句有幾個變體,即警句名稱相同,但段數、句數、字數、韻數甚至韻數不完全相同。比如南歌子有單調雙音,單調26字,甚至押韻;雙音52字,分平仄和押韻兩部分;《木蘭花慢》有六種風格,都是106字,但每種風格都有兩三種不同的句子組合。《鼎豐伯》有99個字和韻,62個字和韻。所以上面提到的《詞法》《詞經》等書,收的字比聲調多。

毛《清代詞論》是根據詞的數量對詞的各種聲調和風格進行分類的。“58字以內是詩;59字到90字,是中音;除了91都是長的。”這種分類有其方便之處,但不必拘泥於多壹個字或少壹個字。有些長音也叫慢字。因為有些警句在下面加了“慢”字,就成了長調慢歌。比如《浪淘沙》54字,《浪淘沙慢》擴展到134字。但就音樂而言,“慢詞”有“淩、陰、近、慢”四種風格。慢詞是慢體中填充的詞,不是“長調”的意思。

單詞也是單調的,雙音節的,三音節的,四音節的。

壹個詞的壹段叫做“看”或“辨”(縮寫為“篇”)。闕,意為音樂的終結;電影就是唱壹遍的意思。單調性是指壹個詞只有壹個段落,即壹段或壹段,往往是壹首詩。例如,在毛澤東的詩集裏:

十六字符順序

山,馬還沒有備上鞭子。回頭壹看,我離天空只有三英尺遠。

元旦的夢想

寧化、劉清、歸化,道路和森林又深又滑。今日何去何從,指點武夷山。下山,下山,風是紅色的。

這面旗幟很漂亮。

也有單調的曲調,如戲班、漁歌、背江南、背王孫子、戲謔令等。其中《憶江南》在唐五代是單調的,宋人把單調的詞改寫成了同韻平調的雙音詞。這個詞牌既可以充滿單音,也可以充滿雙音。《江城子》也是單調的,兩種聲調都可以用。

壹個詞有兩段,叫做雙音,分為兩部分,或者說兩部分。有些是小調,有些是中音或長音。有的兩個聲調字數相同,格式相同;有的用詞不同,格式也不壹樣。這裏以17《毛澤東詩集》中的雙音警句為例,上下格式相同,如:

減字玉蘭廣場路

天空全白了,軍隊在雪地裏行軍,更加渴望戰鬥。在高高的山頂上,風把紅旗吹過了標記。這趟旅行去哪裏?贛江滿是雪和風。昨天命令下達,十萬工農向吉安進發。

此外,還有《西江月》、《采桑子》、《蝶戀花》、《漁父的驕傲》、《浪淘沙》、《布吉》、《於美人》等警句。

上下膠片的格式不同,如:

菩薩黃鶴樓

浩浩蕩蕩的九派流向中國,重線貫穿南北。煙雨蒙蒙,龜蛇鎖河。黃鶴知道去哪裏嗎?有空間給遊客。把酒泡了,潮水就漲了。

此外,還有賀新郎、沁園春、清平樂、秦怡戊、念奴嬌、水調歌頭、滿江紅等警句。

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比如:

浣溪沙與柳亞子先生

漫漫長夜難知赤縣天,百年妖舞。6億人沒有團聚。壹聲雞鳴,天下白,萬方音樂於闐。詩人更盛。

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字數相同,都是三個七言句,只是格式略有不同。上闕三句押韻,下闕第壹句不押韻,第二、三句押韻。中間還有壹些雙音,比如:

《鷓鴣天》(宋)佚名

突然耳邊傳來黃鸝的歌聲,夢裏我含著淚醒來,新淚疊加在舊淚上。丈夫遠在千裏之外的山上,整整壹個春天沒有寄信回家,只能在夢中見到他。

不發壹言,致方尊。有壹天,從早到晚,腸子都斷了。晚上,剛把油做好,窗外雨梨花,還是閉著聽吧。

這個字就像兩個第壹句的押韻,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相反的;但是下壹句的第壹句,少了壹個字,分成兩個分句,每個分句三個字。

雙音片最後壹句叫“休息壹下”;下壹部電影的開篇就叫《國篇》;如果上下片的格式不壹樣,“傳片”也叫“換頭”。比如上面這首《鷓鴣天》,最後壹個片子裏的最後壹句“千裏離山魂”,就叫“歇壹歇”句;下壹部片子第壹句話就是“壹言不發”,叫“過片”或者“換頭”。

三網融合就是三網融合,四網融合就是四網融合。三折四折的詞很少。四疊中只有壹首曲子,240字,是最長的曲子。學習歌詞應該由簡單到復雜,從小詞、中音開始。如果妳有興趣,想獵奇範圍更廣,不妨看壹些長期的名篇。三大名著包括柳永的《夜曲》、周邦彥的《蘭陵與西河》、劉辰翁的《寶鼎仙》等。,四部名著包括吳文英的《鳥鳴序》。這些作品在胡主編的《宋詩選》和主編的《唐宋詩格律》中都有,這裏就不介紹了。

我們很多老同誌想嘗試填詞,就問先看什麽書。解放後,新的字典和參考書很多,可供選擇的也很多。但我認為:除了妳的興趣,妳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能學習歌詞。第壹,妳必須熟練掌握格律,尤其是打好分辨四聲的基礎;第二,在泛讀的基礎上,我精讀了壹批單詞,記憶庫中儲存了壹些模板。妳儲存的越多,妳記得越清楚。有了這兩個條件,即使妳沒看過什麽字譜之類的書,妳也可以根據貓畫壹只老虎,填上符合條件的字。沒有這兩個條件,即使妳翻了很多參考書,也不壹定能填出合格的單詞。

現代詩是格律詩,而詞有更高級、更復雜、更多樣的格律風格。

現代詩只有五言七語,詞的句子從壹個詞到十壹個詞不等。現代詩有四種形式,即五句詩、五句詩、七句詩和七句詩(詩的排列是格律詩形式的延伸,所以沒有其他的計劃),但加在壹起只有十六種,有幾千字。但無論變化有多大,該詞的句子(三個字以上)大多是正則句,即現代詩中五個字或七個字的加減四句;很少有具體的句子是尷尬的。只有掌握了平仄,才能辨別出哪些是規則句,哪些是難句,學會“依譜填詞”。

有些語調,兩個相鄰的句子,字數相同,也要求對仗。其對仗多與現代詩相同——兩個字位置相同,詞性相同,層次相反;有些詞類是壹樣的,平調也是壹樣的;有些還允許同壹個詞是相對的。

詞的韻沒有現代詩那麽嚴格,鄰韻可以連讀,但比現代詩復雜。現代詩歌總是用平調押韻。有些詞押韻平仄,比如水調頭和沁園春。有的押韻,如《蝶戀花》《念奴嬌》;有的連平仄押韻都改了,比如《菩薩蠻》、《碎玉蘭花》。有的是均勻光滑的,比如西江月,醉翁草。也有平仄甚至押韻的,比如遇見妳歡,說出妳的心聲等等。在語調押韻的地方,上聲和降調可以連在壹起,但上聲和降調永遠不能和入聲連在壹起。

從上面提到的歌詞簡單規則可以看出,學會寫現代詩,掌握格律要領後,學習歌詞就方便多了。要掌握格律,就要打好分辨四聲的基礎。很多老同誌分辨四聲的難點往往在於識別入聲。妳要學會填詞,但妳要突破這個難關。由於入聲在聲韻上有很強的獨立性,壹些警句習慣上用在聲韻上,如《念奴嬌》、《秦怡娥》、《滿江紅》。廢儒聲就是廢了這些警句,這些警句大多是美的。張中行先生認為應該廢除入聲,按照現代四聲寫歌詞。“這就像壹件舊服裝。突然來個平局,圍觀的人驚訝是難免的。”他又說:“作詞很難,放棄入聲,完全現代化,改動太多;保留入聲調,仍然保持中古聲調的老壹致性,不跨越入聲字,有時候不方便(比如韻平就不允許用入聲字),但可以避免線索雜亂的大麻煩。.....我們還是規矩點,把入聲字當入聲字。”(《張中行著作》第2卷,第221-222頁)

所以老同誌最好先學寫現代詩,再學填詞。但並不是說壹定要達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寫現代詩才能學填詞,而是只要格律基本達標,有興趣的話,都可以試試。

不學現代詩能學會寫現代詩嗎?我也這麽認為現代詩歌和文字的關系和數學中算術和代數的關系不壹樣。妳要先學算術,再學代數。但有壹點是相似的——算術和代數都要用到四則運算;詩詞講究格律。所以如果妳想直接學習歌詞,首先要了解詩歌的押韻。讀過壹些舊體詩,能背出十幾二十首詩的同誌,初步掌握詩歌的規律並沒有那麽難,可以自學。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關於詩和格律的書籍。我覺得最適合初學者自學的書是中華書局出版的王力的《詩格律》。該書薄而精,通俗易懂,照顧了初學者識別入聲字的難度。書中引用的所有詩歌都在單詞下面用黑點標出。如何學會分辨四聲,書中沒有詳細論述。最好能請懂中古音系的先生給點指導。如果妳願意努力,可以認真閱讀背誦四聲字,勤翻韻書,無師自通分辨四聲。

學習歌詞僅僅掌握格律是不夠的,還有壹個重要條件就是在泛讀的基礎上精讀幾個詞,在記憶中儲存壹定數量的聲調模式。現在出版的各種詞表,雖然在每個聲調格式下,都引用了幾個前人的詞,但是沒有註釋。沒有專門學過詞的人,不壹定能理解所引用的詞的含義,也可能有很多不認識的古體詞和不理解的典故。所以孤立的看詞譜,背曲子,很枯燥,也不容易記住,即使當時記住了,也很快會忘記。最好的辦法是認真讀它的幾十個或幾百個字,在泛讀的基礎上精讀幾個字,在深刻理解詞義的同時記憶,記住這個字每句話的聲調要素,如字數、通順、押韻等。

例如,妳讀了毛澤東的《詠梅:

春天在風雨中離去;隨著飛雪,它又回來了。盡管懸崖上的冰柱仍懸掛數英裏長。其中有壹朵甜美的花。喬不爭春,只報春。花開的時候,她在灌木叢中笑。

在深刻理解這個字的同時,也要記住這個字的聲調格式:雙音,上下聲調格式相同,每個聲調四句,表示押韻。上城第壹句:“風雨寄春歸”,是平仄(平仄)的五字律句,無韻;第二句“飛雪迎春”,五字律句,平仄,押韻;第三句“是懸崖上的百尺冰”,是七言律句,平仄,不押韻;第四句“還有美麗的花”,是壹種五言律句(偶而平),葉韻。(第壹句的第壹個字,第二句,第四句,“豐”、“非”、“有”,和現代詩壹樣,因為不在音節點上,所以可以靈活,所以要平。)下壹句的句子和上壹句壹模壹樣。

再比如,妳讀毛主席的《重陽節采桑》:

人生容易老去,卻很難老去。今天是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壹年壹度的秋風很強,不是春天。比春天更好,就像茫茫大江上的萬裏霜。

妳在深刻理解這個字的同時,也要記住這個字的聲調格式:雙音,上下聲調格式相同,都是四句,平仄押韻。第壹句,“人生易老,不易老”,是七言句(平偶),不押韻;第二句“重陽”,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個字(平仄),入韻;三是“今日又重陽”,同前壹句(“今日”應為平),押韻;第四句“戰地黃花分外香”,是壹個平仄(平仄)押韻的七言句。單詞下半部分的句型和上半部分的完全壹樣。

再比如妳讀毛主席的《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壹搏兩萬。六盤山山頂,紅旗在西風中飄揚。今日手拿長纓,何時系黑龍?

妳在深刻理解這個詞的同時,也要記住這個詞的聲調格式:雙音,上下是四句,只是格式不同。書的上半部分有四句話,還有押韻。第壹句“天高雲淡”,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個字的韻(平而平,雲要平而平);第二句“望南飛雁”,是五字律句(平仄),葉韻;第三句“不到長城非好漢”,是壹句七言律令,開頭和結尾都很平常(葉韻;第四句“壹指筆畫兩萬”,是七言律詩,從平仄式開始,減去最後壹個字(平仄),是葉韻的。後面四句,每壹句對應最後壹句,字數不同,句式不同,平仄了韻。第壹句“六盤山上的峰”,是結尾減了的七言律詩(平而平,“六”要平而平,“山”要平而平)。第二句,“紅旗滾滾西風”,和上壹句壹樣,葉韻;第三句“今日長纓在手”,是七言律句,從平仄式開始,減去最後壹個字(平仄,“今日”應為平仄),不押韻;第四首《何時系黑龍》是壹個七言律句,結尾扁而窄減去結尾(扁而平),葉韻。和上面兩首相比,這首詞的語氣更復雜。但只要用心學,記住音準並不難。

再比如妳讀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頂鼓聲號角齊鳴。敵人圍困了幾千人,我就站住了。已經很嚴格的壁壘,更加團結。黃洋界炮聲大作,報告說敵人在夜間逃跑了。

當妳背這個單詞的時候,記住單詞的數量和每個句子的層次並不復雜。上下兩句都是四句;第三句除了七個字,其余都是六個字;都是規則句,句子比較平,相對,有粘性;就像第壹副對聯裏的兩句詩。從第壹、二、四句中減去後綴。復雜的是這個字的用韻規律:上下兩句第壹句不押韻,上半句第二句結尾“文”和第三句結尾“沖”,下半句第二句結尾“成”和第三句結尾“龍”都是平仄韻;同時與上段第四句尾詞“東”和下段第四句尾詞“敦”相連。這兩個字的元音與上面的平仄“文”、“沖”、“成”、“龍”的元音相同或相近,同屬韻部。名曰“平韻滑葉格”。

上面說的四個案子都是輕判,都是法定刑。初學者要從小的順序開始,由簡單到復雜。取樣時,最好多讀幾個聲調相同的字,進行比較,而不是“壹棵樹上吊死”。這樣妳就會知道,詞的押韻和現代詩歌的平仄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有些不在音節點的詞可以通順,可以用平仄或者平調代替,但是通順是有限度的,所以要避免“平調”,“三調”,“三調”,同時我們也知道,詞的節奏比詩的節奏要嚴格,有些押韻,比如第壹、三、五個字,是平仄的,不能變的。當妳讀壹個字的時候,如果發現有些同調的句子不壹樣,就需要查詞譜,看看哪個是“正例”,哪個是“異例”。

例如,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詩:

山,馬還沒有備上鞭子。回頭壹看,我離天空只有三英尺遠。

山,翻江倒海,巨浪滔天。奔騰急,萬馬還在戰。

山和藍天刺穿蛋糕沒有殘渣。天欲降,依之。

對比這三個同調的字,可以看出第壹首《三尺天外》第四句的句式在五言句中是平仄的,第三個字“三”是平仄的,另外兩首的第四句在五言句中是平仄的。妳再查查詞譜,就明白了,“三尺三離天”是個活句式,是個變體;“萬馬還在戰”,“倚仗”就是恰當的例子。毛主席對詞有很深的造詣。這句話為什麽改了?妳壹看作者的原註就明白了,這句話是引用湖南民歌的原句,不太好隨意改,只好改平調了。如果妳填“今日十六字”,第四句的水平就填成了異體字,沒理由覺得妳壹看就懂壹點字法。

再比如毛主席的《秦袁春》,有兩首,壹首是《長沙》,壹首是《雪》。這兩個同音異義詞在第八句中互不相同。前者是“勵誌寫作”(平鋪直敘);後者是“成吉思汗”(平而平,“可汗”讀作平而冷)。妳查壹下詞譜就明白了,前者是正例,後者是變異。作者為什麽要彎曲這句話?因為成吉思汗是壹個人的名字,而且是“壹代天驕”的名字,妳千萬不要為了拉平天平而削足適履,為了把他換成“思汗成運”!(這壹點在王力的《詩話·格律》中有解釋。姚普的《實用規範新詞典》認為“己”入調,古韻有時可以代替平。我說從王開始,因為“汗”這種身體出汗的,發音不發音,而“汗”這種古代突厥、蒙古等君主的稱謂,發音是平音。)

所以初學者不僅要從簡單到復雜,還要多背幾個聲調壹致的單詞。當他們發現不同的句型時,他們應該查閱詞譜,以確定哪些句子是正例,哪些是異常例。開始學習,試著根據正例填空,開始對;沒有充分的理由不要使用變體。宋詞中有很多蘇軾、辛棄疾等豪放派作品中的另類句式。還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婉約派。屬於格律派的周邦彥和姜夔的作品註重聲律和詞形,在詞中常被作為正面典型。但有些另類的句式,蘇軾等人用了,其他人更多地效仿,成為正面的例子。

單詞譜需要購買。剛開始學的時候,有壹本王力的《詩格律》也是可以的,裏面不僅介紹了文中警句的十幾種曲調格式,還在附錄二中精選了50個常用警句。也可以掌握這些曲調,進壹步學習。但作為查調格式的依據,還是要購買壹個曲子比較全的書。學者研究詞是有必要的,比如《詞法》和詹姆斯國王的《詞書》,初學者不需要買。舊時代初學者大多用的是《白象詞譜》,收錄了100條警句,但舊版沒有使用新的標點符號,閱讀起來比較困難。解放後新編纂出版的辭書不少,但我只讀了幾本。從我接觸過的版本來看,有三個比較適合初學者。壹部是龍榆生主編、上海吉谷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詞韻》。本書共153字,按韻腳分為平仄、平仄、平仄轉換、平仄透葉、平仄散韻五類,每類按字數順序排列。另壹部是楊文生編的《詞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共有120句警句,按詩、中調、長調的順序排列,從最短的十六字詩開始,到最長的《鳥鳴序》結束。還有姚普主編的《新編實用規範詞典》,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1998。這本書比前兩本書大,400片480種文體,796字。所選詞例也打破了僅用唐宋名家作品的局限,選用了金、元、明、清直至現代人(毛澤東、唐圭璋、宋祖來等)的名作。).因為選擇的詞例比較多,所以有些詞片比較靈活,沒有那麽嚴格死板。這三本書選取的警句大多是古今常用的,也有少數生僻的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