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揭陽市有哪些名人和英雄事跡?

揭陽市有哪些名人和英雄事跡?

揭陽人傑地靈,歷代人才輩出。到了宋代,高石武又回到了古代;明代尚書翁萬達、郭、;清代有楊士達、武狀元林德庸、直隸總督鄭大進;太平天國名將和羅概述;和抗日名將翁肇源都是揭陽籍的重要官員。此外,還有明代大學者薛侃、晚清嶺南大詩人曾希敬、現代學者洪子澄、新聞史家方漢奇等。吳府谷,字,遊歷甚遠。其父吳宗同,曾拜翰林為講師,居潮州。吳府谷從小聰明,任俠心地善良。由於他的博學和精通經典,他被推薦為連笑,並在宋神宗統治期間被任命為宮中教授。他對研究很嚴謹。他雖然在仕途上剛正不阿,卻深得壹代文人司馬光、韓琦的器重。單身漢蘇東坡和他交了朋友。由於吳府谷對宮中勾心鬥角深惡痛絕,對仕途漠不關心,很快就以孝順為辭呈,從上表告退。

吳府谷回到潮州,卻對妻子說:“黃塵不關我事,家在白雲深處。”於是我拋下妻兒,拋下家人,在朝陽縣直鋪渡(今皂鋪鎮)的馬田山建了壹座安堂,設立了老冷堂,作為讀書養身之所。宋西寧二年(公元1069年),吳府谷遊鄧州,在北海得到12塊奇石,帶回馬田山。當時蘇東坡被貶江南,吳也不避諱,經常與他來往書信。後來作為養父養母,吳府谷回到潮州,修復園亭,撫養孩子。吳宗通死後,葬在離馬田山不遠的地方。吳府谷率家定居揭陽縣南潮後厝,因與麻田山壹河之隔,方便守陸墓。此後,吳府谷又出去旅遊了。

傅園三年(公元H00年),吳府谷從番禺到清遠,因病去世,享年96歲。他的妻兒趕去省裏探望,靈柩葬在麻田山遙遊寺邊。蘇東坡在聞訊,寫下《祭子》壹文,說吳“急欲解渴,使其渴饑,以道為家,惟歸義,老而為事,絕不為錯。”高度評價了吳的復古貴族生活。林鳳祥,1851(鹹豐元年),在廣西永安(今蒙山)加入太平軍。作為禦林鐵衛。1853年初(鹹豐三年),柯五常率先登城,出任天官副丞相。三月,攻打南京,第壹次攻破義豐門。定都天津後,李、、羅大綱領兵攻克揚州、鎮江。同年五月,與李、紀壹起任北伐統帥,率領兩萬余將士在揚州宣誓效忠北伐。途經皖、豫、陜,入侵直隸,在臨羅關(今永年)以壹萬余人擊敗直隸總督,封胡靖侯。繼續率軍從深州(今莘縣)至滄州,直抵楊柳青,直逼天津,攻克靜海(天津壹縣)。由於獨自深入,糧草不繼,又是寒冬,漸漸陷入困境。1854年南撤,退守阜城。紀被殺,退守東光蓮鎮。1855年2月,清軍猛攻廉貞,督察組苦戰,屢創大敵。三月,廉貞失陷,受傷被俘,後死於北京。追封求王。翁昭遠將軍1892出生於廣東潮汕地區惠來縣葵潭圩壹個貧苦的石匠家庭。年輕時參軍,參加過1917年的保法戰爭,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旅長、分隊長、中將,直至1926。1929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30畢業於法國莫拉納航空學校。1931年回國後,先後任中央警衛司令、十九路軍司令。“九壹八事變”後,他力促抗日。曾任上海大中學校抗日訓練部代理主任。

1932年初,面對日寇對閘北的挑釁,不等軍隊命令就奮起反抗,打響了“11月28日”淞滬抗戰的第壹槍,是這場震驚中外的國際戰爭第壹階段前線最高指揮官。淞滬停戰後,他到南陽宣傳抗日活動,為中國空軍的發展籌集資金。1933年北上抗日,先後任東北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副軍長。1935擔任桂軍縱隊司令。“七七事變”後,先後任第壹戰區前敵總指揮、第七戰區東江遊擊司令。抗戰勝利後,他回到汕頭,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工業,並當選為汕頭救濟會主席。

翁肇源將軍於1949年遷居香港,直至197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