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以生產決定消費,市場經濟以消費需求決定生產。現代流通業具有滿足眼前消費需求、開發潛在消費需求和創造未來消費需求的重要功能。小流通帶動小生產,大流通帶動大生產,現代流通帶動現代生產。現代流通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血液和神經,是各種生產要素匯集、整合、融合的載體,是決定經濟運行速度、質量和效益的導向力量。
2.流通業是引導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盤和加速器。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市場化、流通化的“供應鏈”生產模式取代了傳統的分散化、個體化生產模式,促進了企業分工、產業分工和國際分工的深化,交易規模空前擴大。無論是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還是產品結構,其調整的方向、力度和規模都取決於市場導向。流通引導經濟發展的能力進壹步增強,流通業日益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3.流通業是保障民生、滿足消費需求的重要載體。
截至2010年末,我國批發零售業包括住宿、餐飲、個體商戶在內的法人企業197萬戶,共計2400多萬戶,遍布城鄉。“萬村千鄉”工程成效顯著,農村連鎖店60萬家。遍布城鄉的流通網絡已成為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物質需求的最重要的承載力量。同時,中央和地方重要商品儲備和配送網絡初具規模,為穩定市場供求、平抑價格波動、保障民生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4.流通業是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支柱產業。
2010年,全國流通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3%,居第三產業首位。按照增加值占GDP 5%的國際慣例,流通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2010年,全國流通業稅收收入占全國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1.4%,增速超過全國稅收平均增速。2010年,我國流通行業就業總人數達到129萬人,就業貢獻率為16.3%。70%的“農轉非”人口從事流通行業,為我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就業支撐。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不僅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對復雜國際經濟形勢的迫切任務,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長遠需要。
1.擴大城鄉消費。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刺激消費政策退出、物價明顯上漲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當前消費增長勢頭令人擔憂。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7.1%,但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僅為11.6%,為2005年以來的最低增長水平。較2010(增長14.8%)和2009年(增長15.5%)增速明顯回落。
根據流通業的功能,壹是繼續研究通過積極財政政策刺激消費的政策,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經驗,研究制定置換銜接政策;研究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支持政策,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消費模式。二是發掘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適應消費多樣化的必然趨勢,進壹步細分市場。比如80後、90後、銀發市場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仔細研究他們不同的市場需求。三是擴大進口商品銷售,滿足消費需求,減少貿易順差。除了關稅政策,主管部門要研究進口消費品國內銷售渠道的壟斷問題,真正讓利於民。四是開發新的消費熱點。受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習慣的影響,我國居民消費以商品消費為主,占80%,而娛樂、文化、醫療、教育等服務性消費很低。服務消費應該成為擴大消費的重點和熱點。
2.完善流通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商品市場供需兩旺,但部分商品市場供求波動較大。重要原因是計劃經濟流通體制被打破,新的市場經濟流通體制不完善,許多問題背後有體制和政策性因素,需要逐步建立高效、有序、安全、可控的現代流通體系。
首先,要加強商業網點的規劃和管理。目前,我國城市中心區大型商業設施重復建設問題突出,而農村和城市社區特別是新建住宅區的商業網點嚴重不足。為了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進行嚴格的商業規劃和管理,大型商業設施必須按規劃實施市場準入。二要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各級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通過投資入股、產權回購回租、公共設施等方式改造建設壹批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菜市場,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三是要完善工業品批發體系,大力培育專業批發商和代理商,鼓勵大型連鎖企業拓展采購功能,同時改造、升級和完善現有工業品批發市場,重點強化交易結算、物流配送、質量保障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功能,帶動相關產業集群發展。
3.創新營銷方式。
先進的營銷模式和流通模式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流通企業與國外競爭對手的主要差距之壹。要繼續大力推進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為主要內容的流通現代化進程,及時掌握國際流通產業新技術,學習、消化、轉化、創新,後發趕超。
第壹,把電子商務作為發展現代營銷方式的優先領域。依托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鼓勵發展網絡銷售、社區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模式。支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逐步完善交易規則。二是加快大型交易市場升級改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拓展價格發現、信息交流、商品展示、物流倉儲、融資擔保等功能。創新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培育交易規則規範、交易設施現代化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第三,大力發展商貿物流,從銷售終端延伸到整個流通環節。發展同配送的中小流通企業。加強鮮活農產品冷鏈建設,逐步形成預冷、保鮮運輸、冷藏、低溫銷售的全流程冷鏈體系。在重要集散地規劃建設現代商貿物流園區。
4.穩定貨源。
繁榮市場,保障供應,確保重要商品“不缺貨”,是商務部門和流通企業的基本任務。特別是在當前物價上漲壓力下,市場供應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壹。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將是主要趨勢,必須做好各項應對措施。
首先是加強監控。政府通過發布信息,讓生產者、流通企業和消費者了解價格走勢,特別是肉、菜、糖、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從而指導生產,引導需求,調節購銷。二是提高商品儲備。努力擴大肉、糖、茶等重要商品的儲備,並對壹些可儲存的蔬菜進行季節性儲備。地方儲備商品的數量和品種要盡快達到國務院的要求。三是建立應急管控機制。組織大型超市增加節假日生活必需品采購量,政府對倉儲、輪換、調撥等費用給予適當補貼。商務部門應建立應急商品生產、庫存、儲備和銷售的網絡信息庫,實物儲備和運力儲備互為補充。
5.規範市場秩序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決定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商務部。2003年在商務部設立了國家監管辦,但2008年撤銷,現在重新設立,可見市場秩序問題的嚴重性。
壹是打擊侵權假冒。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加大刑事司法打擊力度,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第二,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打破地區封鎖壁壘,嚴厲打擊短重、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規範零售商和供應商的交易行為。第三,積極推進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賒銷,規範發展預付式消費,鼓勵發展信用消費。四是加強商品質量安全行業管理。完善藥品流通網絡。逐步建立肉類、蔬菜等食用農產品流通追溯體系。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1.各級政府切實加強了領導。
根據“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建立流通產業發展責任制,列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綜合考核內容。在考核標準上,不能單純以銷售額來判斷成敗,而應研究建立銷售總額、網絡規劃、業務結構、服務質量、便利性、商品安全、流通效率、市場秩序等多方面的綜合考核辦法。建議國務院成立“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部際聯席會議”,加強監督檢查和協調工作機制。
2.加強流通領域法律法規建設。
提高立法層次,建議全國人大推進流通基本法立法進程。根據當前流通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請國務院盡快出臺商業網點管理條例、網絡銷售管理條例、典當管理條例、批發市場管理條例、報廢汽車回收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根據法律規定,商務部門在壹些領域有執法權,但執法機構、人員、職能、經費不明確,影響執法效果。這些問題應該及時解決。
3.完善財稅、土地、收費、價格管理等支持政策。
流通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是直接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行業,是具有壹定公益性質的行業,是整體利潤不高的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占絕對優勢的行業。在充分認識和考慮這些特點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制定支持流通產業發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