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孔子為什麽要修改《春秋》?

孔子為什麽要修改《春秋》?

《春秋》是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末期由孔子修訂。

據說,孔子針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和社會動蕩,認為有必要強調封建道德觀念,以維護社會穩定,所以對記載魯歷史的《春秋》進行了刪改,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張。《春秋》編年史始於魯寅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65438年+公元前0年),始末事件共242件,所以這壹時期在歷史上稱為《春秋》。它是壹部按時間順序記載事件的編年史著作,也是中國最早的編年史,除了記載事件和人物之外,還記載了自然現象。而《春秋》編年史過於簡略,只羅列事件,缺乏對事情具體過程的描述。而且孔子堅持“諱尊”的錯誤觀點,在《春秋》中使用晦澀的樂筆,刻意隱瞞壹些具體史實,給閱讀理解帶來困難。孔子把修訂後的《春秋》作為重要教材教給弟子,後來儒家把《春秋》尊為《春秋經》,成為儒家經典之壹。據專家考證,《春秋》對天象的記載基本屬實。可見《春秋》所記載的歷史事件具有很大的可信度和重要的史料價值。孔子編撰《春秋》,為整理我國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重要貢獻。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