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的俗稱。學名
樓主妳好,記得領養!學名:垂柳別名:垂柳、垂柳、清明柳生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松果菊屬、鹽角草屬、楊柳科產地:中國大陸南部是否有毒性:微毒葉:線形或狹披針形,長約6-14 cm,寬約5-650 cm。花:每年2 ~ 3月開花,花序屬茭白屬,雄花序長2 ~ 4厘米,雌花序長約2 ~ 4厘米。其他特點:落葉喬木,柳枝細長,柔軟下垂,似濕地,高達20-30米,直徑50-60厘米,生長迅速;樹皮組織較厚,縱向裂開,老齡樹幹中心腐爛,中空。枝無毛;冬芽呈線形,靠近枝條。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6-12毫米,末端銳利,邊緣有小腺鋸齒,表面深綠色,背面灰白色,兩面光滑無毛,有托葉。葉後開花,雄花序為短花序梗,稍彎,長1-1.5厘米。果實為蒴果,成熟時2瓣,內含許多種子,種子上有壹簇毛。扡插繁殖臺灣省,明末傳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對空氣汙染和灰塵有很強的抵抗力,適合生長在城市園林中,尤其是水池或溪流邊。有毒部分:樹葉和樹皮。中毒癥狀:出汗、口渴、嘔吐、血管擴張、耳鳴、視力模糊、嚴重呼吸困難、整天嗜睡、意識不清、呼吸深而慢、脈搏快等癥狀。柳樹分為垂柳和幹柳,也叫柳樹,是落葉喬木;柳葉柳(Salix salicifolia)又名柳葉柳(Salix salicifolia),為落葉喬木。柳枝柔韌,葉子狹長,春天開黃綠色的花,種子上有白毛,成熟時隨風飛舞。柳樹可以無性繁殖,以柳樹根生長為主。旱柳形狀:楊柳科柳樹。樹皮深灰色的落葉樹。單葉互生,披針形,灰白色葉背。雌雄異株,柔荑花序。蒴果,種子有種子毛。分布:中國、韓國、日本等地。北京城鄉普遍種植。用途:防護林和綠化樹種,也可作為用材樹種。垂柳:英名:巴比倫垂柳,垂柳科名:楊柳科楊別名:垂柳、垂柳、倒柳、柳、清明柳、水柳、弱柳;形態特征: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淡紫色綠色或棕綠色,幼時無毛或有毛。葉狹披針形或線形披針形,頂部漸狹,基部楔形,有時偏斜,邊緣有鋸齒,幼時無毛或具柔毛,背面白色;葉柄長6-12毫米,被短柔毛。花序軸短柔毛;雄花序長2-4厘米,苞片長圓形,背面密被柔毛,雄蕊2枚,基部微有毛,腺體2枚;雌花序長1.5-2.5cm,雌花腺1,子房無毛,柱頭4裂。蒴果黃褐色,長3-4毫米。四月開花。生態習性:冬季落葉後即可修枝修剪。耐旱、耐水、耐濕,是濕生陽性樹種。喜歡生在河岸兩邊的濕地,短時間被淹也不會死。高旱地和石灰性土壤也能適應。發芽早,落葉晚,生長快,但不如旱柳耐寒。壽命短,30年後逐漸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