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人把居住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北部、荷蘭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國南部萊茵河西岸的凱爾特人稱為高盧人。在後來的英語中,Gaul(法語:Gaulois)這個詞也可能指生活在那個地區的人。但更多時候,這個詞指的是曾經廣泛分布於中歐的中多瑙河平原,以及西歐和東南歐的下多瑙河平原。甚至那些在285年到277年之間使用高盧語(凱爾特語系的壹個分支)並擴張到安納托利亞中部的人。Gallia是高盧的羅馬字。
基本介紹中文名:高盧法語:高盧拉丁語:Gallia地區:古代西歐的原始居民:凱爾特地理簡介,歷史發展,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2世紀,高盧簡介(英語:高盧法語:高盧拉丁語:Gallia),古代西歐、法國、比利時等地的名稱。它因其原始居民是高盧人(高盧人自稱凱爾特人)而得名。高盧分為三大區域:(1)山南高盧,或稱內高盧,即阿爾卑斯山以南與盧比孔河流域之間的意大利北部地區;(2)山北高盧,或外高盧,即阿爾卑斯山穿過地中海北岸,連接比利牛斯山脈以北的廣大地區,相當於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瑞士、德國(萊茵河左岸)。這個地區壹般也被稱為高盧。③納爾波高盧。歷史發展公元前6世紀,高盧的主要居民是凱爾特人,羅馬人稱他們為高盧人。伊比利亞人居住在高盧的西南部,利古裏亞人居住在東南部。公元前1世紀,高盧社會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部落的氏族貴族擁有大片土地和許多牲畜,破產的平民依附於氏族貴族。公元前2世紀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入侵高盧,征服了高盧南部,在納爾博特建立了南西省。從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高盧的其余部分被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率領的羅馬軍隊征服。當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屋大維統治時,高盧被分成四個省。1世紀末至2世紀,高盧經濟繁榮,農業、紡織業、冶金業均有發展。這座城市點綴著羅馬式建築,如寺廟、凱旋門、競技場和劇院,羅馬式高速公路貫穿高盧。奴隸制莊園廣受歡迎。羅馬皇帝克勞狄壹世統治時期(公元41 ~ 54年),高盧地方貴族開始進入元老院,並逐漸與羅馬統治階級融合,促進了高盧的同化。在羅馬重稅政策和高利貸的壓迫下,高盧人民生活艱難,數次起義。3世紀,羅馬奴隸制危機蔓延到高盧,導致高盧商業和手工業衰落,城市衰落,日耳曼部落不斷進攻。壹旦脫離羅馬帝國獨立。5世紀初,高盧局勢急劇惡化,勃艮第入侵萊茵河西岸。418年,西哥特人作為帝國盟友贏得了高盧西南部的阿基坦。486年,法蘭克人(位於萊茵河下遊的日耳曼部落聯盟)征服了高盧北部。6世紀中葉,法蘭克人統治整個高盧後,改名為法蘭克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於是高盧的名稱被廢除。凱撒時代的高盧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