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三門峽郭墓園是什麽?

三門峽郭墓園是什麽?

春秋時期,晉獻公為了奪取函谷關等重要軍事要地,想吞並郭,於是向郭的鄰國借兵。在禹州的幫助下,晉國很快就消滅了虢國。然而,在返回中國的途中,金軍發動了突然襲擊,抓獲了禹國公,並成功地摧毀了郭玉。創造了壹箭雙雕的經典戰役,也留下了“殺敵以假亂真,失口以牙還牙”的千古遺風。這個國家位於今天的河南省三門峽市。

郭不存在了,但故事並沒有結束。上世紀五九十年代,三門峽上村嶺等地相繼發現了虢國貴族墓葬和虢國都城上羊城遺址,再次把虢國推到了歷史的前臺,向人們展示了西周春秋時期虢國的歷史和文化,特別是提供了古代王侯墓葬制度的重要信息,成為20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壹。

郭墓地是壹座布局有序、等級分明、保存完好的大型國有墓地。墓葬均朝北,部分墓葬有腰坑或壁龕。狗埋在腰坑裏,也有不挖坑的烈士。大型墓有單棺,中型墓有單棺,個別墓有棺或無棺。有的內外都有銅飾。裝飾品多放在棺內,青銅禮器、兵器、車馬放在棺間,陶器放在二層。墓地總面積32萬平方米。君主和普通平民在同壹個墓地,沿襲了古代氏族葬制的傳統,但中間隔著壹條界溝,以示兩者的區別。所以墓地分南北兩區,高等級的墓都在北區。發現貴族墓葬250多座,包括兩個君主墓、壹個君主夫人墓和兩個王子墓,出土各種珍寶2萬多件。最具代表性的陵墓是郭忠和吉果的陵墓。

郭忠墓是壹座帶坑的垂直洞穴墓,洞口長5.6米,東西寬4.4米。墓底略大於墓口,南北長6米,東西寬4.62-4.92米,深19.3米。墓室的墻壁被塗上了淡綠色的顏料。隨葬器物是單棺,外加大棺蓋,內外棺之間填充大量絲織品。隨葬品極其豐富,以青銅器和玉器為主,堆滿了整個墓室。根據它們的不同用途,分別放置在五個地方,即棺間、棺蓋及其周圍、外棺蓋、內棺蓋和內棺。

棺間:主要放置青銅禮器樂器、青銅兵器、工具、車馬等。有鼎、簋、簋、瑛、劄、方、元、盤、儀、尊、儀、爵、簋,其中僅鼎就有29件。筘和筘共有六種,是形狀、花紋、大小相同的排列筘和分組筘。蘆葦上鑄有銘文。剩余4件,均刻有“郭忠為郭飛之寶杯,兒孫孫永保所用”字樣。它很大,保存完好,是同類中最大的。樂器銅鈴1套,包括雍鈴、鈕鈴,均為8件。它們是考古發掘中出土最早的兩套編鐘。按鈕鐘有銘文,最長的有60多個字。此外還有兩套石編鐘16件,青銅雉雞1件。

棺蓋:有銅鈴、銅盂、石殼、陶珠等。,都有齒孔,原弦掛在棺蓋上。棺蓋上還蓋著有花紋的絲綢和亞麻窗簾。

外棺蓋:器物分上下兩層。上層以青銅為主,放在素色粗麻布和絲綢織物上,包括青銅棺飾、青銅車馬、轄區、爵位、侍衛和作為武器的銅錫飾品。下層器物多為玉器,也有少數木制器物。器物下有幾層麻布,如玉戈、匕首、刀柄等。有些是用墨水寫的,上面有承辦人的名字和所送物品的名稱。

內棺蓋:大量擺放玉器,有戈、齊、璧、黃等禮器,也有龍、虎、龜、魚、鳳、鳥等動物形玉飾。

內棺內部:自上而下可分為四層:衣服的上層、衣服的中層、上層和下層。將不同種類的玉器分開放置。動物造型的玉雕主要放在衣服上;禮主要放在衣袍上;壹組黃流朱利安集團的玉佩動物形玉雕被放在人身上。頭上有玉發飾,口中有玉殼珠。頭上飾以密目玉佩,頸上飾以項鏈,手上覆以玉佩,腳上覆以玉佩,腳趾覆以玉佩。胸、腹、股骨之間放置若幹玉哥們、玉寶石;玉璧、葛、玉魚放在人骨下面。

玉石分為白、藍、黃、藍等玉種,大部分是新疆和田玉。其質量之好、數量之多、工藝之精湛、串連之復雜,在周代考古中實屬罕見。其中有龍紋的玉璧,雙面飾以抽象變形雲龍紋,整器圓潤規整,花紋流暢大方,富有動感。藍色饕餮圖案的於夫和羊脂白玉鉆石等。,沒有任何使用的痕跡,是在特定場合作為儀式玉的象征。最典型的有兩把玉柄:右手為和田青玉,呈圓形管狀,通體飾以旋龍紋,為西周典型器物;左手是和田藍白玉,是方管,圓角。通體飾8弦紋,兩端飾4蟬紋,為商代遺物。仿生動物玉雕最為生動,有神秘的玉龍、咆哮的玉虎、飛翔的玉鷹、活潑可愛的玉兔、形態各異的玉鹿、玉老鼠、玉牛、玉蛇、玉羊、玉喉、玉蜘蛛、玉蜻蜓等。該物種幾乎涵蓋了中國北方所有常見的動物。此外,用毛筆書寫的“南中”二字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毛筆字跡。

鐵邊青銅器也是壹個重要發現,是銅鐵結合器,包括銅內鐵助、銅鐵葉矛、銅鐵桿和銅柄鐵削,其中壹種是人工冶鐵。其他三塊都是隕石制品。墓中還出土了陶器、木材、竹子、河蚌、大麻、象牙等器物。有皮革制成的背心,也有人甲,尤其是成套的亞麻織物,這也是中國考古發現中最早的紡織服裝。

也是虢王之壹,其墓葬與基本相同,也各具特色。其隨葬品總數近5300件,僅青銅器就有2487件。禮器有鼎、曲、衛、簋、圓罐、方罐、鍋等。基本組合為7鼎6圭8緯,樂器有兩組,即壹組8銅鈴和石辮。墓主人的頭上有壹個精致的玉面具,壹組七黃連佩放在人身上。它的戰車坑是墓園中最大的,有16輛車,70多匹馬。墓中還出土了銅柄鐵劍,被稱為“中華第壹劍”,是中國最早的人工冶鐵器物。

郭墓地的發現在我國同時期的墓葬中首屈壹指,尤其是多套青銅禮器和大量玉器,對後世的玉葬習俗影響深遠。周朝是壹個嚴格講究等級禮儀的社會。不同身份死者的墓葬在深度、規模、棺槨數量、隨葬品數量,尤其是隨葬品數量上有很大差異。郭忠生前是周朝的宰相,輔佐周王治理天下。朝野大權在握,地位顯赫。因此,他的墓是僅次於周天子的高等級貴族墓。死後可以葬在7盆6葦的墓中,這是諸侯的待遇。周代郭墓地嚴格遵守墓葬制度,是當時社會等級制度進壹步制度化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