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八味除煩湯治療頑固性腰痛
患者,女,28歲,2065 438+00-03-8來門診。
兩年來背痛時斷時續。患者體型正常,面紅耳赤,嘴唇和眼睛都是紅色的。性格外向,比較敏感,容易生氣和心煩。疼痛部位不固定,晚上很晚,影響睡眠,無明顯活動限制。服用美洛昔康片後,可立即緩解和復發。前壹位醫生用桂枝葛根湯治療,當天見效,第二天復發。肝俞背部有壓痛,但無脊椎穿刺痛。舌尖紅,苔薄微膩,脈滑。處方:姜半夏15g,茯苓15g,紫蘇梗15g,厚樸15g,梔子15g,枳殼15g,黃芩10g,連翹20g。7劑,水煎。經過壹周的隨訪,腰疼逐漸痊愈,睡眠也有所改善。
案例二?黃連溫膽湯合支子厚樸湯治療右肩疼痛
患者,男,40歲,首診於2010年3月2日。
右肩疼痛2個月。患者超重,面色黝黑,性格敏感,易煩躁,恐高,夜間不安,無外傷史,活動無明顯限制,右肩X線片未見異常。他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和胃竇炎病史。沒有進行系統的治療。右肩無明顯壓痛,舌尖發紅,苔微膩,脈滑。處方:姜半夏20g,茯苓20g,陳皮20g,生甘草5g,枳殼20g,竹茹10g,厚樸15g,黃連5g,梔子15g,幹姜6g,紅棗15g。7劑,水煎。經過壹周的隨訪,右肩疼痛明顯緩解。
按:以上兩位患者都屬於“半夏”體質。黃煌教授對“半夏”體質的患者描述為:營養狀態良好,膚色潤澤或油膩,或黃暗,或浮腫,但缺乏正常光澤;身體不瘦,肥胖的人多。所謂“胖子痰多”;主訴為怪異、多疑、緊張、情緒多變,易出現惡心、咽喉異物感、痰多等。脈象大部分正常,或平穩,舌體大部分正常,或舌苔厚、幹或膩,或滑苔粘,或舌側有細小唾液泡沫堆砌的兩條白線,或有齒狀舌。
在臨床上,這類患者由於對疼痛的敏感性,導致痛閾降低。當出現軀體疼痛癥狀時,以半夏方治療為宜。案例1的八味祛風湯是黃煌教授發明的。適用於“半夏”體質,有心煩、易上火、舌紅等癥狀的患者。病例2的患者屬於溫膽湯體質,此類患者在“半夏”體質的基礎上,常有“恐高、怕狗”等特征性表現。如果他們有舌尖紅,心煩和腸胃疾病,他們經常添加黃連和狗。黃煌教授認為,情緒不佳會導致肌肉緊張和痙攣,使肌肉附近的骨骼關節偏離原來的位置,壓迫附近的神經產生疼痛。通過調節患者情緒,緩解局部肌肉緊張,進而消除疼痛,是黃煌教授治療痹證的重要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