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腦是壹個奇怪而永恒的內臟器官。大腦位於頂部,是髓海,頭面在外,腦髓在內。《論魂樞與海》雲:“腦為髓海,其失在蓋,其失在風房。”得出結論:腦在顱骨,上至顱頂,下至風府穴腦腔。腦腔充滿了腦髓,腦髓外面覆蓋著腦膜。
這類似於西醫對大腦的解剖。《靈樞經》說:“人先生,後精,精則生腦。”《靈樞·五宜津液辨》雲:“五谷之津液,合為糊狀,滲入骨中,滋養大腦。”指出腦和脊髓的生長發育有賴於先天腎精的化生和來世谷精的補充和營養。
大腦的生理功能:
①支配生命活動;
②主要精神意識;
③主要感覺運動。
《本草綱目》說:“腦為人體之主,亦稱元神之府。”“人體能感知運動,能記憶過去和現在,能處理壹切,無非是大腦的力量。”總之腦子裏其實都是神。
腦雖為元神之府,但屬五臟,其生理病理與五臟關系密切,故腦的疾病也從臟腑論治,與腎有關,不獨腎負責。
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異常的精神情誌疾病,絕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心藏神的病變,與其他四臟無關。對於腦部病變,不能簡單歸咎於腎臟,而與其他四臟無關。
2.人為什麽會衰老?
答:中醫對人衰老的原因有四種看法。
(1)腎虛衰老論。
衰老是因為腎虛,這是《黃帝內經》的觀點。
《黃帝內經》認為,人的出生、成長、強壯、衰老都與腎氣的盛衰密切相關,所以衰老的根本原因在於腎的虛衰。腎虛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和腎陽虛都可以導致衰老,而腎陽虛更容易導致衰老。因為腎是先天之本,是五臟之本,《黃帝內經》認為腎虛是衰老的主要來源。
(2)臟虛衰論。
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功能下降,容易導致衰老。《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在40歲以後,每隔十年就會有壹次臟氣衰老,如50歲肝衰竭,60歲心力衰竭,80歲肺衰竭。除了腎虛,脾虛是人類衰老的另壹大原因。因為脾是後天之本,脾胃虛弱是氣血不足的主要來源,所以保護脾胃也是抗衰老的重要措施。
(3)陰陽失調衰老學說。
易經認為陰陽的相互作用是萬物運動的基礎。八卦和太極圖都表明陰陽的運動保持著壹種動態的相對平衡,正常平衡的破壞會導致精氣失衡,導致衰老。《黃帝內經》認為陰陽是生死之本(“陰陽是生死之源”),陰陽是生命之本(“生命之源在於陰陽”)。所以,陰陽平衡就是健康長壽,陰陽失衡就是有病衰老。
(4)氣血虧虛衰老論。
中醫認為氣血充足導致健康長壽,氣血不足導致疾病和衰老。因為氣血是五臟之精、之源,氣血不足必然導致五臟功能下降,導致衰老,所以中醫非常重視氣血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