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中的“黑洞”是什麽意思?
黑洞是大質量天體失去發光能力後,所有物質由於自身引力被壓縮在壹個非常小的空間裏的情況。這個巨大的天體是太陽的八倍多,如果太小,引力不足以形成黑洞。這時,所有靠近黑洞的物質都被吸引進黑洞,包括光。如果這個天體還沒有失去發光能力,也就是說它還有足夠多的原子量小的物質,在沒有核聚變的情況下形成原子量大的物質,那麽它在核聚變的過程中會保持高溫,高溫會使天體有足夠的體積。因為體積大,物質間距大,所以無法形成更大的引力。然後這個天體會繼續發光發熱。這裏我們會想到壹個問題,小原子量是多少原子量?答案是關於鐵(原子量56)。比鐵小的物質聚合成鐵,就會釋放熱量,達到更穩定的能量狀態。在沒有足夠壓力的情況下,大於鐵的物質往往會衰變為鐵物質(註意是趨勢,不是事實),並達到穩定的能量狀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