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藥譜全集:地骨皮譜

中藥譜全集:地骨皮譜

藥品名稱:地骨皮

拼寫:digupi

英文名:枸杞根皮

來源:茄科雙子葉植物藥枸杞的根皮。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蒸化,清肺熱,清熱養陰,清熱解毒。

主治:治神疲乏力,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鼻衄,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

性味:甘,寒。①經典:“味苦,寒。”②別錄:“大寒,無毒。”3《綱要》:“甘淡,寒。”

入肺、肝、腎經。①本草湯:“足少陰,手少陽經。”(2)雷公炮制品藥性說明:“入肺腎。”③《本草顏回》:“入足少陰、足厥陰之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3 ~ 5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將湯劑沖服,洗凈,研末,或外敷。

忌用藥:脾胃虛寒者忌服用。①醫學概論:“忌鐵。”②《本草》:“疲火旺盛,脾胃虛弱,少食而有瀉者,宜減之。”3《本草鄭錚》:“勿用假熱。”

藥物配伍:與牡丹皮配伍,可加強清熱除蒸的功效;與白薇配伍,能透邪清裏,加強虛熱解表之效;用桑白皮,有清肺不傷陰,護陰液不愛邪的作用;用浮小麥,補心腎,滋陰發汗;用白茅根,能涼血止血。

其他名稱:杞根、地骨草、笛福、狄傑(本經)、枸杞根、枸杞根(本草筆記)、枸杞根皮(藥性理論)、枸杞根、巖黃芪(河南中醫手冊)、枸杞根、狗乳根皮(《中

處方名稱:骨皮和骨皮

商品名:枸杞皮、枸杞根皮,尤指肉長而厚,無木心者。

動植物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產。

藥材的采集與貯藏:初春或秋後采挖,洗凈泥土,剝去根部,曬幹。

拉丁名:枸杞,地骨皮的原植物。

加工方法:去除雜質和木芯,略洗,曬幹,切段。

考證:出自《本草》:“柏生於川中之谷,亦見於河中之宅。根黃色,絲狀,莖細,頂端有黃點,不開花。葉子在三月出生,有四五英寸長。四月開礦,暴力在用;四川中部的九月。藥品市場上有很多商品。”

生藥材鑒別:幹燥的根皮為短圓柱形或有凹槽的卷狀物,大小不壹,壹般長3 ~ 10 cm,寬0.6 ~ 1.5 cm,厚約3 mm。外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粗糙,有混合縱向裂紋,易剝落。內表面黃白色,比較平整,有細縱條紋。質輕易碎,易斷,切面不平整,外層棕黃色,內層灰白色。微臭,微甜。最好是塊頭大,肉厚,沒有木芯和雜質的。顯微鑒定:根皮橫切面:落葉層較厚,有2-3個木栓組織帶,最裏面的木栓層為完整的環狀帶,最外面的交錯排列;可見腐朽的篩管和射線細胞。韌皮部約占根皮厚度的壹半,射線寬度為1 (-2)行細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有的含草酸鈣砂晶;纖維分散成單根或幾束;偶爾見到石細胞。粉:米色。①草酸鈣沙晶散布各處,部分薄壁細胞內充滿沙晶,形成沙晶被膜。②纖維常與輻射細胞相連。梭形或紡錘形,長110-230μ m,直徑17-37 (-48)微米,壁厚3-11μ m,木質化或微木質化,斜孔稀疏,部分細胞含黃褐色物質。(3)單個澱粉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為5-22微米;復合顆粒由2-8個部分組成。此外,偶見圓形、梭形或長方形石細胞、木栓細胞和上皮薄壁細胞。

中藥化學成分:根皮中含有肉桂酸、大量酚類和甜菜堿。也有報道稱甜菜堿只存在於枸杞的葉片和果實中,而不存在於根皮中。根還含有抑制硫胺素活性的物質,可被半胱氨酸和維生素c緩解。在枸杞樹皮中還發現了B-谷甾醇、亞油酸、亞麻酸和十壹酸。枸杞根皮中含有甜菜堿、谷甾醇和維生素b1,又稱肉桂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