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公元前571年,楚國在六合設立堂邑,這是南京最早有記載的地方,也是南京建設的開始。已經2593年了。公元前333年,楚國滅亡,想利用南京的長江天塹作為屏障圖謀天下。見此地為皇家,遂埋金使之為鎮,故稱金陵。“並在石頭城建造了金陵驛。這就是南京“金陵”這個名字的由來。漢獻帝建安十七年(212)九月,東吳孫權接受張_ (153 ~ 212)的建議,遷都秣陵,在涼山西腳下的懸崖上建石城,改秣陵縣為建鄴縣,郡治秣陵。南京民間諺語說:“先有秣陵,後有建業”,這就是歷史。南京,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準的中國東部重要的中心城市、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壹,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以來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在歷史上曾數次賜福中國的新月。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南京猿人生活在35-60萬年前的唐山,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近2600年的建城史,近500年的建都史。
南京素有“自然地質博物館”之稱,這裏長江漫灘、富水軟土、崗丘、巖溶等多種地貌單元並存。南京屬於寧鎮揚丘陵區,以低山緩丘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丘陵占53%,平原、窪地、河湖占39.2%。
江北的寧鎮山脈和嶗山貫穿城市的中部。南部有橫山和東麓山,位於秦淮河流域丘陵地帶的南界。南京的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形成正的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km,中間東西寬50-70km,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km。南部是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湖濱平原和沿江河流組成的地貌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