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鬼貓的長恨歌。

鬼貓的長恨歌。

《妖貓傳說》以中唐時期的妖貓為導向,宮廷詩人白居易寫的《長恨歌》為主題線索,盛唐時期的貴妃楊玉環真的因為懸念而死了。在壹步壹步的追尋和追問中,還原了盛唐舊事,揭露了奢靡炫麗的玫瑰幻像後王者至尊愛情的顛覆性軟弱、妥協和無情,也回憶和講述了壹個輝煌盛唐中美好深情的愛情故事,令人心有余悸。

這部電影有兩個重要的元素,壹個是盛唐,另壹個是楊玉環。“盛唐”壹詞不僅是壹個歷史時期的概念,也是壹個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理想和浪漫主義色彩的完美幻想時代,因為它具有突出的文明氣息和繁榮的風格,以及詩人和詩人的眾多傑作。這個時代滿足了忙碌在灰色生活中的人們所有美好的想象,仿佛是壹個人們輕舞飛揚,沈醉於詩情畫意,人們無憂無慮的天堂。

這是最繁華的時代,最感性的時代,這海市蜃樓般的幻想和美好,是對長安舊夢最美的回憶和深情。在影片中,陳凱歌導演意圖表現的就是這樣壹個輝煌如夢的唐朝,而色彩疲憊的《極樂盛宴》則是對唐朝鼎盛時期的高空畫像。這也許不是最真實的,但註定是最詩意的。“萬事不如手裏的杯子,人生靠幾個月。”繁華的唐朝早已被厚重的歷史風沙湮沒在沈寂中,但這種幻想能持續多久就持續多久。

如果說盛唐是壹個高不可攀的天堂,那麽楊玉環就是坐在最高權力位置旁邊的赫拉。她是盛唐傳奇皇冠上最耀眼的寶石。“紅塵騎公主時,無人知是荔枝。”作為最受寵愛的貴妃,她身上有著國家最高君王的全部柔情和珍寶,集三千寵愛於壹身,壹簇簇牡丹花為她開放。唐玄宗李隆基願意為她付出壹切,讓她微笑。這是壹個註定要低眉大眼發光的高貴女人。由楊榮榮飾演的楊貴妃在影片中有著獨特的面孔,令人印象深刻。她那張頗具異國特色的臉,柔和深情的眼神,都在壹定程度上展現了楊貴妃那種攝人心魄的美。

影片中,盛唐和楊玉環是中唐詩人白居易向往的美好幻想。盛唐的青蔥詩詞,玄宗與貴妃的愛情,都是執著的。白居易生活在壹個平靜的唐朝,他遺憾地錯過了這個朝代最輝煌的時期,並創作了《長恨歌》來紀念這段繁榮的愛情。然而,當創作完成後,他對這段戀情的結局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兵變當晚馬尾坡發生了什麽?楊貴妃是怎麽死的?黃軒飾演的白居易在描述這場涉及政治和軍事的愛情悲劇時,有壹種對真相的向往。與此同時,壹只行蹤詭異的妖貓帶著舊事的答案和血腥殘暴的血霧出現在京城,引起了白居易和來華求道的日本高僧空海的註意。他們壹起敲開了那扇早已塵埃落定、緊鎖的歷史之門,揭開了籠罩在盛唐表面的夢幻面紗,看到了壹場夢。

《妖貓傳奇》的整體框架非常宏大。無論是故事的立意,還是情節的設定,都能有歷史的滄桑感和如夢的幻滅感,也有皇族激烈愛情的悲涼和利益混雜的悲涼,還有民間沈默的嘆息。事實上,影片中對盛唐和楊玉環的塑造並不需要做太多的歷史修正。畢竟這不是壹部歷史紀錄片,這是陳凱歌眼中的盛唐,也是詩人眼中美麗蒼涼的盛唐。盛唐不可避詩,詩中不可避李白。“酒入愁,三分化月色,七分嘯成劍氣,繡口吐時,半盛唐”。李白的《醉生夢死》是盛唐自由風氣最浪漫的象征。

影片中,李白在沒有看到楊貴妃的時候,做了壹個“雲要衣,花要容”的氣場句子。寫完最後壹句,詩人李白緩緩留下壹滴淚。他為什麽哭?是那個敏感的詩人,在那繁華奢華的“極樂盛宴”上,在歡樂的音樂和竹聲中,聽到了這個朝代天氣漸淡的聲音嗎?還是詩人自己為這個美好的時代,為這座宏偉的宮殿,為這種自由飲酒的生活,為這首被妙手激發的詩,流下了感傷的淚水?還是眼前的壹切終將如過眼雲煙般逝去,永不再來的悲傷?其實整部片子裏,李白的眼淚給我印象最深。那些眼淚,既是美麗的盛唐在漫長歲月裏的快樂放縱,也是短暫的盛唐在其流通史上的悲壯蒼涼。

但平心而論,除了這些瑰麗浪漫的彩色邊框和整體架構,《妖貓傳奇》在硬件上並不是很出彩。故事的敘事不給力,細節也不精致,沒有達到本該有的高度。故事的設定是妖貓指引白居易追尋過去的真相,但說實話,這個“指引”真的很牽強。其實在最初的劇情中,我覺得黑貓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本沒有引導白居易的意思。白居易和秦春的交集不就是單純的巧合和好奇嗎?在隨後的劇情中,妖貓所謂的“指引”只是念了壹首詩,說了幾句看似暗藏玄機的話(說實話,這個玄機作為懸疑推理因素並不是很高級...),而這還是空海體會到的。白居易的主要任務似乎是向空海普及唐朝的歷史知識。還有那個白頭宮女,說楊貴妃死後比生前更美。這也算是主觀抒情吧。為什麽會成為讓白居易和空海臉上頓時驚恐的突破性線索?(而且楊貴妃根本不是被她織的白絹殺死的,那妖貓為什麽要殺她...)而上壹次盛宴和楊貴妃之死的描述,主要是以日記為依據,壹口氣揭露了大部分真相。應該是壹步壹個驚喜,不被當做推理片。最後,妖貓的表白有點太直白了。作為壹個神秘的角色設定,有點太直白了。說到妖貓的設定,我覺得電影沒有給妖貓足夠的神秘感,說的太多是貓不夠妖的壹個重要敗筆。

個人覺得這部片子整體還是有問題的,就是留白不夠。在文學批評中,“字裏行間的暗示是意料之外的”,不必把話都說出來,但要留下余味,讓讀者自己去感受未被探索的情況,電影也是如此。但《妖貓傳奇》似乎總是擔心觀眾看不懂,什麽都要說清楚。比如白居易和空海正在打開曾經封著楊貴妃的棺蓋,上面蓋著紅手印。其實這個鏡頭傳達的信息已經很明確了,已經有震撼感了。不過主演還得明確說這是楊貴妃醒來後抓到的巴拉巴拉。其實我覺得那是不用說的,只要做出壹個不可思議又悲傷的無聲表情,“無聲訴說的比他們有聲訴說的還要多”!再比如妖貓臨死前說的話。我知道她已經死了,但她就是不想放棄。真的是多余的,失去了她幻滅時的美感。比如《畫皮2》裏,肖偉臨死前說“人心暖,淚苦,杜鵑花真香。”這種蒙太奇式的告白最感人,有無限美感。

這部電影的畫面很美。白鶴童子,極樂的盛宴,月光下悲傷的吟唱,淒涼的死亡,以及眾多的蒙太奇鏡頭和精致多變的畫面,都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強烈的美感。歷史上白居易的《長恨歌》壹反此類詩歌譴責楊玉環禍國殃民的壹貫主題,而側重於李隆基與楊玉環之間“惟春宵苦短,日升太息,皇帝從此棄早聽”的迷戀。白居易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描繪了壹段淒美的愛情:“七月初七,在長生殿裏,我們在寂靜的午夜世界裏,彼此偷偷訴說。我們希望在天堂飛翔,兩只鳥合而為壹,在大地上生長,壹棵樹的兩個枝幹..大地長存,蒼天長存;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而這無盡的悲傷將永遠繼續下去”,在這首詩中,很難看到太多的政治隱喻,但更多的只是對這個王室的哀嘆。電影中,黃軒飾演的白居易對玄宗給自己心愛的女人壹死的矛盾感到悲傷和幻滅,但他依然不改原詩,大概是因為白龍對楊貴妃的深情堅守,依然讓白居易看到了自己詩中那段“不知如何開始,卻壹去不復返”的熱烈愛情,雖然現實中其實是鬼貓之情,愛情的核心本質依舊。

也許盛唐和楊玉環都只是電影中的壹個幻象,壹個迷惑世人的幻象。我們不能讓歷史毫發無損。《烏合之眾》裏說,真相中往往隱藏著比真相更多的道理。是的,畢竟只有壹個真相,如果有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制造幻象的能力,而幻象無數,真相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