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瑜時代,海南島是與南方建交的地方,在夏、商、周三代,它是陽嶽的南方起源。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壹了嶺南廣大地區,南方設桂林郡、南海郡、項郡,中原數十萬人遷居至此。那時,海南島在項峻之外。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秦龍川立趙佗為南越王。南越的勢力遍布海南島。
西漢丁原六年(公元前111),富博將軍呂伯德和造船將軍楊府率兵平息南越叛亂。元豐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島設立朱雅縣和魚兒縣。
元初元帝第三年(公元前46年),春停朱雅郡,詔棄朱雅郡,設諸郡,屬膠州合浦郡。
西漢時期,海南島由中央王朝直接管轄,從漢元豐元年到漢元帝三年。
東漢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癸卯年,富博將軍馬援平定腳尖,往返南海,定居朱雅,回到朱雅郡,隸屬合浦郡和竹簀郡。
東漢皇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丁卯,復置丹棱縣,朱雅、丹棱兩縣均屬合浦縣,歸交州監管。加強了東漢與黎族先民的聯系。
三國時期,吳赤武在位期間(238 ~ 251),在雷州半島設立朱雅縣(今廣東徐聞),徐聞、諸路、諸關三縣歸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
金太康元年(280),朱雅縣被保留,並入合浦縣。朱鷺變龜甲。合浦縣領導合浦、南平、宕昌、徐聞、龜甲、竹管縣。它屬於膠州。不久,諸關縣被廢。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重建朱雅郡,統治徐聞,但很快被廢除。朱官、朱祿屬越州。
梁武帝大同(535 ~ 546)年,在飛爾縣之地設崖州,統壹於廣州。當時,有1000多名僧侶隸屬於領袖仙夫人。賢夫人求朝,故設崖州。《北方史》和《隋書史》中都有“海南有千余洞”的文字,這是“海南”壹詞最早的記載。亞洲的建立意義重大。漢元帝撤朱雅郡後,歷代郡縣都在內地,對海南來說只是“遙領”。到南朝梁時,在海南設立崖州,有效地統治了海南島全境。
從西漢到南北朝,大概經歷了初置、廢棄、遠領、重建的過程。西漢在海南設縣,雖然是用野蠻手段實現的,但從歷史上看,無疑是壹種歷史進步。此後,由於治理政策的失誤和中原的混亂,海南壹直處於自治狀態。南梁時期,在飛兒郡隸屬於俚人首領冼夫人的基礎上重建崖州,對後來中央王朝有效統治海南具有重要意義。
4.明清兩代
明太祖洪武元年三月(1368),明軍南下,六月,元朝海南海北路、海南支帥投降。同年10月,海南島改甘寧綏靖署為瓊州府,改濟陽軍為崖州,南寧軍為儋州,萬安軍為萬州,三府劃歸瓊州府,仍屬廣西。不久,南建州改為定安縣。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劃歸廣東省。此後,海南島歸廣東省管轄。
洪武九年,海南島屬廣東省海南道。當時,縣裏的情況是:
瓊州區領導瓊山、澄邁、臨高、定安、文昌、樂惠、會同縣;儋州靈異倫、彰化縣;萬州領先萬寧、陵水兩縣;崖州領寧遠、感恩兩縣。海南島1地區3州13縣。
正統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彜倫縣並入儋州,雅州附郭寧遠縣並入雅州,萬州附郭萬寧縣並入萬州。也就是說,州治所在的縣並入州,其地方由州直接管轄,避免機構重疊。瓊州府領3州10縣,明代已成風俗。
明代,南海諸島改為崖州。
到了明代,被“依附”的黎族人也被編入土都、都督、項等基層組織,並轉移到州縣,在那裏和漢人壹樣繳納糧食。
清代海南建瓊崖路。下屬:
瓊州府(治今瓊山市府鎮)統領1州8縣:瓊山(治今府鎮)、澄邁(治今澄邁縣東北)、定安(治今定安縣)、文昌(治今文昌市)、會同(治今瓊海市東北)、樂惠(治今瓊海市東南)、臨高(治今)。
崖州直隸府(今三亞市西北),崖州屬李瓊府,光緒三十壹年(1905)升為直隸府。領4縣:感恩(轄東部南部)、彰化(轄昌江黎族自治縣西部)、陵水(轄陵水黎族自治縣)、萬州(轄萬寧市)。萬州光緒三十壹年,州減為壹縣。
清代海南建府,轄三州10縣,故史稱“十三州縣”。清末建立政府,包括1直隸州、1府、11縣。
5.中華民國(1912—1949)
民國初期,海南島還建在清朝,就在瓊崖路上。* * *轄13縣:瓊山、澄邁、定安、文昌、瓊東(即清代會同)、樂惠、丹縣(1912儋州改縣)、儋州。
民國元年(1912),海口更名為鎮。民國十五年,出瓊山縣建城。
1931 2月13,海口撤銷,退回瓊山縣。
民國十年的廢道制度。民國21年,計劃定為特別行政區,但未實施。當時的行政區叫瓊崖,直隸在廣東省。
2001年8月,“麗芙局”改為“麗芙專員公署”,以加強對黎族地區的統治。民國二十四年,國民黨廣東省政府將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地區劃分為白沙、保亭、樂東三縣,實行農村李寶佳制度。
據許崇浩《瓊崖誌》記載,白沙縣為原丹仙的崖茶、白沙、轅門、龍頭、冰棒洞。彰化縣霸王、五烈、大坡、保平、鳳旭東;感恩縣屬吳世東;屬於陵水縣的南流和十萬洞;定安縣屬新城、營根鋪、柴佳、小水東、四合圖;雅縣所屬的紅毛、道才、紅毛村上下窯洞;瓊山縣是夾泉、林灣洞等邊緣山區的結合體。
保亭縣首弓、三弓、無戰、六羅、抱龍、抱甲、落水洞在建元崖縣境內。陵水縣所屬的保亭、武功、柳工、七公、無崖洞、陵門、白石圖;萬寧縣隸屬稅務部門,南橋、董熙、北東;樂惠縣竹根、太平、甲草洞、合水地圖;定安縣由川部、南音、甲東土、木瑞山等邊境山區合並而成。
樂東縣(當時叫樂安縣)是分析原彰化縣的七異。感恩縣屬東,馬龍,雞,窮,逆,抱,甲中,鄂溝;雅縣是樂安、多尖、寶山、保江、龍壁、潭寨、多崗、頭塘、萬沖、範陽洞的組合。
6.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南島設立為行政區,在瓊山設立行政公署1951。在島的南半部建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設在保亭縣崇山鎮(今五指山市崇山鎮)。
1950年5月,海南島宣布解放,成立海南軍政委員會,實行軍事管制。次年4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成立,1955年3月,更名為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文革”爆發後,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職權。1968年4月,海南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統壹領導。1976年10月更名為海南行政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0月更名為海南行政公署。1984 10年10月,海南行政公署撤銷,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區隸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北轄瓊山、文昌、臨高、澄邁、瓊海、屯昌、丹縣、萬寧、定安,在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設有辦事處。
1987年撤銷海南行政區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實行省直管市縣體制。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立與演變:
五指山地區6月解放,1948。1949年3月,“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行政委員會”成立,轄白沙、保亭、樂東三縣,行政委員會設在白沙縣茅桂(今五指山市茅楊鎮)。1950遷至柴佳,同年8月遷至範陽,直接管轄白沙、保亭、樂東、瓊中四縣,隸屬瓊崖人民政府領導。1951年1月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行政委員會撤銷。
7月1952,1,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廳級)成立,區人民政府駐樂東縣寶友鎮。行政區劃包括樂東、白沙、保亭、瓊中、東方縣,區***16,鄉鎮132。1953,自治區首府駐地由寶玉鎮遷至保亭縣。1954年,原屬海南行政區的雅安縣、陵水縣劃歸自治區管轄,範圍擴大到7縣32區459鄉。1955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更名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9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7個縣成立了56個農村人民公社。同年,5438年6月+2月,自治州人民政府遷至海口,與海南行政公署合辦。州內原有284個鄉(鎮)合並為107個鄉(鎮),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大縣合並,原有7個縣合並為4個縣,昌贛、東方、白沙部分合並為東方大縣,保亭、陵水、雅縣、萬寧興隆農場合並為玉林縣,瓊中縣、白沙部分合並為瓊中縣。從1959到1961,先後恢復了原來的七個縣,壹部分地區由東方縣設為昌江縣。1961年11月恢復自治州行政,州政府遷回銅石鎮。
1984年,雅縣撤縣建三亞市,1987年,通什市成立。自治州轄七縣兩市。
1987 12、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因建省辦經濟特區需要撤銷。自治州內設立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勵東方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三亞市升級為地級市,通什市為縣級市。兩市繼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的政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