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的《群經註》也屬於文獻校勘。
南宋鄭樵的《同治派略》
近代鄭、、《中國文獻學提要》(1933)認為,文獻學的基本內容是文獻的搜集、校訂、講學、翻譯、編刻。
張舜徽的《中國文獻學》(1982)和王信甫的《文獻學講義》(1986)是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專著。
漢代劉向、劉欣整理群書,編《別錄》、《七略》,為文獻。
鄭玄的《群經註》也屬於文獻校勘。
南宋鄭樵的《同治派略》
近代鄭、、《中國文獻學提要》(1933)認為,文獻學的基本內容是文獻的搜集、校訂、講學、翻譯、編刻。
張舜徽的《中國文獻學》(1982)和王信甫的《文獻學講義》(1986)是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專著。
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解縉(《永樂大典》)、紀昀(《四庫全書》)
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陳壽的《三國誌》,班固的《漢書》,譚嗣同的《國闕》。
妳應該問“中國古代的史學家是誰”:
先秦:孔子、左丘明;
漢:司馬談、司馬遷、劉向、劉欣、班固、荀悅;
魏晉南北朝:陳壽、葉凡、沈約、蕭子賢、魏壽、袁弘、崔弘、李道元;
唐:姚思蓮、李白藥、令狐德芬、李延壽、杜佑、劉知幾;
宋:歐陽修、、、李新川、許、許天麟、袁舒、張沖、;
袁:馬端臨;
明:王琦、宋濂、陳邦展;
清:畢元、劉金早、譚潛、顧應臺、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