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天壹閣分別見證了什麽歷史?

天壹閣分別見證了什麽歷史?

天壹閣收藏的《洪武四年進士考錄》是現存最早的考試實物記錄,幅面很寬,紙墨精良,古樸典雅。由禮部公布,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余音、容恩賜帝、文誌、鄧柯祿文。

皇帝的話,也就是金口玉言,《鄧柯錄》中的玉音,也就是聖旨,記載了總轉運官、閱書官、審監官、閱書官、收書官、印監官、閱書官、搜官、門監官、巡官和轉運官的頭銜和姓名,而這次的總轉運官,也就是總管。

容根位列第二,即壹、二、三年級的進士名單。洪武四年試錄取狀元第三,第二個十七狀元給個背景,第三個百子給個背景。第壹名的三個地方分別是狀元、第二名和我們熟悉的花探。在這本書裏,我們可以看到,吳伯宗,江西人,明代第壹科狀元。

它的珍貴之處,首先在於它記錄了明朝第壹次科舉考試(即殿試)的詳細過程。

這次試(又稱“宮考”)是明朝開國後的第壹次全國人才大賽。在奉天堂舉行,朱元璋親自出題,* * *錄取了包括吳伯宗在內的壹百二十人。除了中國人,還有朝鮮、安南、占城等國的學者。這些都可以在專輯裏看到。

明代科學研究中的學校訓練、三級考試、選士八股、南北排位、政治選官等系統制度,都可以從《洪武四年進士考錄》中看到。再加上明代科舉對考生身份的嚴格審查,所以歷代科舉記錄中都有“秀才家世”壹項,詳細記載了秀才本人的家世,包括出生地、籍貫、年齡、學歷、祖上三代妻子等。這也是《進士考錄》的核心部分,對研究明代進士出身的人的生活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所以,如果妳想查壹查明朝權臣的出身,不妨去正史中試試。

此外,與其他記載相比,《洪武四年進士考》記載的官職較多。這是因為當時是建國初期,社會處於極大的浪費狀態,又正值用人之時,所以成功的秀才直接被授予官職。這也是明代歷次科舉考試中的特例。

這份獨特的文獻是我們了解明代科舉的重要依據。當然,類似科舉文獻的稀少也凸顯了它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