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壹種說法是:古代中國人不抽煙。煙草於16年底傳入中國,最早的音譯為明朝萬歷年間(1573 ~ 1620)的“丹巴庫”,明末改煙名。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煙草通過三條路線傳入中國。壹次是從菲律賓到臺灣省和福建,然後到北方。另壹種是從南洋傳入廣東的;第三篇由日本經朝鮮傳入遼東。壹般認為是由菲律賓傳入中國臺灣省和福建省。到了明朝崇禎末年,吸煙盛行。到了清朝,風更大了。從那以後,客人先敬煙,再敬茶就成了壹種普遍的習俗。明清時期的醫學家已經觀察到煙草對人體的毒副作用。比如《滇南本草綱目》中記載,煙草是“擾人不省人事……”;《本草顏回》記載“若偶爾吃之,則氣息閉塞,煩死,則不知何為好。”中醫張景嶽曾說:“煙能祛邪,但也會耗氣”,並得出“煙也害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