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會
索索伊格
個人資料:
四合名媛設計總監,中國著名設計師,中國生活美學家。生長在家風嚴謹的書香世家,從小深受古典文化影響。在美院學習設計期間,我對中國設計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卓越的天賦。工作後,其優秀的天賦和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其迅速成長。如今,九州書院、劉壹明園、盤錦天壹堂、悅榕府等優秀成功案例數不勝數。眾多作品的收獲:祝融獎、築巢獎、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等專業獎項。十余年的中文設計經驗,讓他成為業內知名的中文設計專家。
索索伊格
劉中會作品《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客廳》
問:作為設計師,妳如何看待家的概念?這些理解對妳的設計有什麽影響?
劉中會:我認為家是家,因為它是壹顆心的歸宿,也是藏在血液裏的情感羈絆。因此,設計師除了對美感的把控,還需要加入文化品質,賦予空間包容和溫度,在人與家的互動中體現歷史的傳承和家族的印記。
索索伊格
劉中會作品嶽傅蓉
問:如何看待現在很多人看待中國風,如何看待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傳承?
劉中會:從我這麽多年接觸到的情況來看,很多人對中國設計還不夠了解,但這是壹個過程,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情況越來越好。作為壹個工作多年的中國設計師,我覺得要把壹種古老的藝術轉化為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現代審美符號,並印在空間裝飾中,並不容易。但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只要妳的設計足夠真誠,妳有足夠的文化解讀能力,妳的作品之美能夠打動人,那麽人們依然能夠理解和喜愛當時的美,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因此,設計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別出心裁,努力工作,創作出更多能夠深入人們靈魂深處的好作品。
索索伊格
劉中會作品曲阜別墅
問:事實上,許多年輕人認為傳統的中國設計太單調,沒有創新和趣味。妳對此有何回應?
劉中會:首先,我想強調的是,現在中國風細分為很多風格。比如壹些年長的長輩會喜歡傳統中式,而很多年輕人更喜歡改良的“新中式”,所以這種對當代中式的偏見已經不成立。
對於很多不了解中式設計的人來說,中國風的第壹印象就是“方方正正,硬邦邦”,不夠瀟灑,其實不然。中國是文明古國,但不教條。所有的禮儀都來自自然之道。沒有規矩,沒有方圓不代表形式死板,尤其是當和諧自然的審美理念體現在超凡脫俗的中式生活體驗中時,空間會呈現出如同高級藝術品般的優雅美感
索索伊格
劉中會作品《劉壹明園》
問:說到新中式,也有人批評新中式,有些不倫不類。對此妳怎麽看?
劉中會:我也接觸了很多新中式風格的作品。的確,有些作品壹看就知道設計師的“底子”不夠好,對中國文化缺乏了解。他們只是在西式框架中加入了壹些婦孺皆知的中國元素。
中國是壹個包容的國家,中國的設計從來不是壹成不變的。但兩者的結合必須建立在設計師獨特的理解和豐富的經驗之上。新中式生活的意義更註重繼承融合時代的進步,既體現了古典的歷史文化又展現了當代生活方式的創新。這樣,中國文化的博大也可以在設計的主題和氛圍中凸顯出來。
索索伊格
劉中會的中海現代別墅
問:妳如何看待中國人的生活美學觀念?作為壹個中國生活的美學家,這種觀念應該如何普及?
劉中會:中國人的生活美學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體現。它從傳統中汲取精華,化繁為簡,成為既體現東方文化風格,又與各種文化和風格完美融合的新時尚。
它被文化鐫刻在我們的血液裏,是對本土文化精髓的傳承。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自己生活文化的大眾化也更有利於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加強。
中國人的生活美學理念要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家居,還有生活方式、態度、傳統文化。因此,我們也聯合了各個領域的專家來完成這個項目。打造中國生活美學生態鏈,真正將這種理念從外到內、從上到下大規模傳播,為中國生活文化添磚加瓦。未來,我們也可以拭目以待。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我們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