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黃帝陵簡介

黃帝陵簡介

軒轅黃帝陵園被譽為“天下第壹陵”。黃帝陵,位於距黃陵縣城約1公裏的喬杉山上,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是中華兒女祭祖的聖地,被譽為“天下第壹陵”。下面是我整理的黃帝陵簡介,希望對妳有幫助!

黃帝陵簡介:

黃帝陵,位於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北橋山,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的陵墓,也是歷史記載中唯壹的壹座。古時候叫“橋陵”,是中國歷代帝王、名人祭祀黃帝的地方。據史書記載,最早的祭祀黃帝始於周威烈四年(公元前422年),秦靈公“在殿中任武陽官,獻身黃帝”。自漢武帝元豐元年(110年前)親率18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喬杉壹直是歷代舉行國家大祭祀的地方。

黃帝陵前有壹棵黃帝種的柏樹,據說是黃帝在軒轅種的,已有5000多年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世界柏樹之冠”。

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黃帝陵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壹號古墓”之稱,有“天下第壹陵”之稱。2002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5月被列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共宣傳部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黃帝陵的地理環境:

黃帝陵所在的喬杉位於陜西省黃陵縣城北壹公裏處,是陜甘子午嶺的東延。子午嶺南北走向,北有子,南有吳,故稱子午嶺。喬杉山總面積566.7公頃,氣勢磅礴,曲水三面環抱。山上有八萬多棵古柏,終年常綠。

北宋《太平玉環記》樂史載:“喬杉《山海經》雲:“普谷水源在山下,水之循環,故稱喬杉。阿清人顧祖禹在《讀史略》中說:“曲水北過,因橋而名。"

何炬河從西向東呈U形環繞喬杉。站在山上往下看,東邊壹條河,西邊壹條河,就像水從山腳流過壹樣。因此,喬杉山和黃帝陵因山而得名。

7月1992,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壹篇題為《黃帝陵風水軸》的文章。文章說:“黃帝陵風水軸是喬杉山到黃帝陵的主要山脊,它與銀泰山的頂峰形成連接。黃帝陵的各種建築都是建在這條軸線上的,墓的方向正好在這條線上。這條線由西北向東南走向,也就是說,黃帝陵的陵墓坐向與後世帝王不同,即正北朝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朝東(坐西朝東),但根據地理,它背對西北面向東南,這與喬杉山、子午嶺、昆侖山即龍脈的走向完全壹致,即中國地理的基本形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