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趙州橋位於河北趙縣南部的渭河河畔。它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巨型石拱橋,被稱為世界橋梁的鼻祖。趙州橋本名安濟橋,因趙縣古稱趙州,故橋又叫“趙州橋”,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大石橋”。歷史悠久,素有“華北文房四寶”之稱。趙州橋由工匠李春制作,是壹座弧形單孔石拱橋。在橋兩端的石拱上,有兩個券孔。這種結構被稱為“開肩拱”,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趙州橋建於隋開帝統治時期(公元591-596)。唐太宗秘書張所作《石橋序》記載:“趙縣石橋為隋代工匠之跡。”經歷了1400多年的歷史滄桑,安吉大橋歷經無數風雨、雷電、地震,依然屹立在江面上。趙州橋為單孔弧形敞肩石拱橋,長64.4米,寬9米。主拱由28塊獨立的拱片垂直並排鋪設而成,跨度37.02米,矢狀方向僅7.23米。因為矢跨比很小(只有1∶5),安吉大橋雖然跨度很長,但是引橋很短。在主拱的兩肩上各建兩個小拱,既能減輕石橋本身的重量,又能增加洪水發生時石橋的位移,從而減少洪水對石橋的沖擊。據歷史考證,趙州橋的這種結構在世界橋梁史上尚屬首創,在國內外橋梁建築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後世橋梁建築設計影響深遠。因此,趙州橋被譽為“天下第壹橋”。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中國的石拱橋》壹文中盛贊趙州橋,該文已被收入我國中小學教材。1994年9月4日,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評選為第12個“國際土木工程歷史裏程碑”,在橋頭北側和東側建有“國際土木工程歷史紀念碑”銅牌紀念碑。安吉橋不僅結構科學,而且造型美觀,具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元代的劉柏希曾寫過壹首詩,贊美“水過玉環,人上黑龍背”。從結構上看,弧形的平拱和開肩的小拱,形體淩空巨大,輪廓清晰,線條柔和,既穩重又輕盈,威嚴中透著典雅,遠遠望去,似壹條黑龍飛騰架,月初雲現。在主拱頂上,有壹塊雕刻有龍頭的龍門石。八瓣蓮花的面石(帽石)點綴在橋邊。橋上的欄桿和門柱上有精美的石雕——龍、動物臉、花飾、竹結等等。石雕刀法蒼勁古樸,藝術風格大膽新穎。千百年來,趙州橋不僅以其科學的結構和優美的造型享譽海內外,而且留下了許多精彩感人的神話傳說。相傳古代夏秋兩季渭河上濁浪翻滾,經常引發洪水。兩岸沒有人能在緊急情況下過河,所以平時用木船擺渡非常不方便。壹天晚上,月色皎潔,匠人創始人魯班趕著白花花的羊來到渭河邊。壹瞬間,羊變成了各種石頭。魯班拿著錘子開始工作,直到天亮,壹座雄偉的石橋在晨光中橫跨渭河兩岸。這個好消息立刻轟動了周圍的人,人們爭相告訴對方,同時也嗅到了仙界的氣息。“八仙”之壹的張非常驚訝,並要求柴郡王壹起試橋。只見張騎著毛驢走在前面,驢背上的錢夾裏裝著日月星辰;柴大人的大車在後面,上面有五嶽三山。他們走到橋中央,橋在壓力下搖搖欲墜。看到情況不妙,魯班跳入水中,壹手托起橋,使其安全。橋面上留下了深深的車轍和驢蹄印,橋面下留下了魯班的壹個大手印。今天,這些痕跡仍然清晰可見。全文
38
熱心用戶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