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看到這本書,是在家裏的書櫃裏,華麗的箱子。我打開它們,把它們放下。出於好奇開始閱讀,壹發不可收拾。那時候是暑假,壹有時間就抱著書啃。書中描繪的場景讓我驚嘆不已,扣人心弦的戰鬥,艱辛的旅程,與反派的搏鬥,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年過去了,電影《岡仁波齊》重新點燃了我對西藏的向往。小山村的藏民集體去聖山朝聖,甚至有孩子在朝聖路上出生,有老人在朝聖路上去世,對我的心靈影響很大。那種對信仰的追求,對目標的堅持,讓我又想起了這本書。
卓木強巴為藏獒瘋狂,他所學所做的壹切都與藏獒有關。當他看到照片中模糊的身影時,他立即拋下壹切,找到了他的導師方鑫教授,以便獲得線索。
此時的卓木強巴事業有成,名揚天下,但這不足以阻止他尋找紫麒麟。他毅然去尋找他夢裏想要的東西。
這篇文章裏很多人都有這種精神。“反派”唐濤大概是最合適的解說者,“穿越唐古拉山和塔克拉瑪幹沙漠,獨自攀登珠穆朗瑪峰,長江黃河漂流,雅魯藏布江順流而下。他從不放過世界上最危險的山峰,最急迫的亂流,最恐怖的死谷。”當妳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會不遺余力的去追求。
強巴就這樣出發了,不僅是為了尋找傳說中的藏獒,更是為了不去參觀珍藏無數的帕巴拉寺,為了過上無怨無悔的平凡生活。
雖然廣袤無垠的伊甸園正在成為文明城市,但牛馬奔騰的身影正在逐漸消失。但仍有朝聖者穿著藏袍,背著行囊,獻身荒野的痕跡。苦修的旅程,上萬次重復的動作,依然是那麽的簡單和執著,只為壹生去壹次心中的聖地。
妳我心中或許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聖之地,而接近它的唯壹方法就是開始。
這本書用了很多段落來描述西藏的美麗。“天空依然遼闊無邊,空氣也保留著難得的清新,像壹座巨山遠遠地矗立著。沒有滾滾紅塵,沒有高樓大廈,有的是未被汙染的空氣和仙女般的聖山。”
西藏的風景非常壯麗。在最靠近天空的地方,藍色飄在頭頂,白雲仿佛矗立在群山之上,觸手可及。
“冰殼包裹在巖壁的內面,本身有無數的孔洞,陽光通過這些孔洞到達山腰。無數冰柱巍然聳立,形狀各異,有規則的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高的如槍直抵雲霄,低的如破土的竹筍,含苞待放。還有許多金字塔形的冰柱面對面相遇,被太陽光透射,變成七色彩虹。”
文中對冰山洞穴的描寫有很強的畫面感,引人入勝。但這個令人難忘的秘密只能在逃跑的關鍵時刻被破壞。在胡楊船長按下發動機按鈕的壹瞬間,冰臺上的冰橋和冰梁上的冰柱相繼坍塌。這樣做可以拯救生命,但是那些神聖的景象很難找到。
很多小說的場景都是這樣的。為了逃避和生存,那些風景優美、藝術價值高的地方被壹個個破壞。他們看到的是酣暢淋漓,但能反應過來的,卻是遺憾。保護自然比征服自然更重要。
灰太狼三兄弟與強巴的相遇是敵對的,但強巴利用他對藏獒的了解,他對動物友好的心,給它們皮革保暖,成就了灰太狼三兄弟之間的友誼。灰太狼的三個兄弟從強巴帶回了壹支骨笛,當他們被狼圍困時,他們用它來幫助他們。
雅姆巴被迫離隊,被灰狼接走和狼群生活在壹起,並學會了狼語,這對他來到帕巴拉和狼群聯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兄弟的經歷也是曲折的。他們在被外人打暈後離開了家園,他們壹直在尋找回家的路,渴望回到香巴拉;而探險隊,為了探索精神去尋找帕巴拉;卓木強巴去帕巴拉尋找紫色獨角獸。
結局是開放式的,作者也給了我們壹個猜測,紫色獨角獸有它的主人,香巴拉,他們不是唯壹來到這裏的人。來到這個神廟對於他們來說找到紫色獨角獸已經結束了,但是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解決,值得我們去想象。
西藏對我們隱瞞了什麽?它隱藏著大自然的奇妙,悄悄地孕育著壹個奇妙的小世界。
這部小說既有對藏族文化的探索和想象,也有對人性的反映。在巨額寶藏的利益驅使下,有人為信仰出發,有人為學術出發,有人為愛情出發,有人為金錢出發,有人為陰謀出發。為了名,為了利,為了自己,為了大眾,這本書可以說是壹覽無余,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