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梅花性格舉例

梅花性格舉例

據史料記載,隋朝人趙世雄在羅浮山遇到了梅花仙子,故事淒美動人,說明當時的人們也是喜愛梅花的。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代就很有名了。詩人白居易離開杭州時,寫了壹首“憶杭州梅花,寄小謝律追憶似水年華”的詩。詩中說:“我在余杭三年無聊,幾度梅花醉;五祖寺邊多如雪,孤山園美如妝。唐朝名臣宋桓在東川官邸看到梅花盛開,回到家中也有所感觸。他寫了梅花賦,裏面有“初春獨走,全天照應”之類的贊美,讓妳嫁到君子日。此外,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如杜甫和李白,都曾為詠梅寫過詩。

北宋處士林逋(河靜),隱居在杭州壹座孤山中,未婚生子,卻種了壹株梅花,起了壹只鶴,史稱“梅妻鶴”。他的名句《山中園中小梅》說:“影橫水清淺,月暮浮淡淡香。”是梅花的生動寫照,家喻戶曉,被譽為千古絕唱。

南宋時期的範成大是壹位著名的賞梅、賞梅、記梅藝術家,也是詠梅著名的詩人。他在蘇州石湖皮畈村采集了12個梅花品種,並於1186年撰寫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第壹本梅花書。

1191年冬天,詩人、音樂家姜夔住在範成大石湖梅園,當時梅花盛開。他自己創作了壹首新歌,並寫了兩首詞,名為《暗香》和《疏影》,受到範的高度贊揚。

元代有個王冕,愛梅、、,畫梅城。他隱居九裏山,種了幾千棵李樹。他自稱的住所是“梅花屋”。他還畫墨梅,繁花密集,筆法蒼勁,時而以胭脂為無骨梅,別具壹格。他的詩《墨梅》名揚天下:西雁湖我頭樹,皆有淡墨痕。《三國演義》中“望梅止渴”的故事被改寫成了壹個有趣的童話:將軍曹操在行軍中迷路了,軍士非常口渴。他想去看看梅的家人。他說:“這個老人(曹操的昵稱)覬覦丁涵,人們不同意他。我的家人是無辜的。註意不要和他說話。”

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詠梅在《蔔算子》詩中寫道:“無心爭春,萬民妒,香依舊。”詠梅被用來表現詩人的孤獨和他無論多麽沮喪都保持高昂情緒的情操。毛澤東同誌違心用之,寫下了《蔔算子詠梅》:“已是滿冰崖,猶有繁花。她在灌木叢中大笑。”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毛澤東還在另壹首《七音冬雲》中盛贊“梅花歡喜雪滿天”的精神,不畏嚴寒,獨自走在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