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記載,“公尹”代表天子,統帥“忠尹”,“商尹”代表臣子,“交尹”代表百姓,“尹正”代表政事,“余音”代表壹切。
中國古代音樂的基本音階是“宮上角箏音”,這與西方音樂不同。如果對比西方音樂的七個音階,中國古代音樂的“五聲音階”相當於do、re、mi、sol、la,省略了半音上升的“fa”、“ti”。
當然,中國古代音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和西方音樂壹樣,西方音樂在唐代用的是“和、斯、乙、遲、公”。在更古老的時代,它使用“宮,商,角(發音為jué),鄭(發音為zhǐ)和余”。所以,如果我們稍微註意壹下,正宗的中國古典音樂是沒有“法”和“體”兩個音階的。
比如江南小調《茉莉花》就是古曲之壹。整首歌如果用點名的方式唱,只有“多、來、密、索、拉”,沒有“法”、“疏”音。著名的古歌,比如嶽飛寫的《滿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