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李雲《禮記》
原文摘錄如下:
大道之行也是為公,擇才擇能,誠信為本。老朋友不僅是親人,更是獨子獨子,這樣老有所終,少有所用,少有所強,那些對不起的,喪偶的,孤獨的,孤寡的,殘疾的都有所贍養。
翻譯如下:
路落實了,天下歸人。選拔品德高尚的人和有能力的人,講誠信,培養和諧(氛圍)。
所以,人們不僅要照顧父母,還要撫養孩子,讓老人過壹輩子,中年人服務社會,年幼的孩子有個健康成長的地方,老無所妻,老無所夫,幼無所父,老無所依,老有所養。
擴展數據
漢代,孔子所定的經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釋是“傳”或“錄”,故《禮記》得名,即“禮”的解釋。到西漢初年,《禮記》有131條。相傳大德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大戴李記》;戴勝選了其中的49篇,稱為《小戴禮記》。
《禮記》的主要內容是記錄和討論中國先秦時期的禮儀制度和意圖,解釋禮儀,記錄孔子和弟子之間的問答,描述修身養性的原則。
其實這本九萬字的書內容廣泛,門類多樣,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學藝術、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它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時期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