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很講究選材,他對歷史的分析基本都是以材料為依據的。在《中國最近五千年氣候變化的初步研究》壹文中,氣候變化的階段不是基於氣溫變化的周期,也不是基於歷史朝代的差異,也不是基於年代學的變化,而是純粹基於手頭材料的性質。氣候時期分為考古時期、物候時期、地方誌時期和儀器觀測時期。這種分期方法與氣候變化本身無關,表面上看起來極不符合邏輯,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是最便捷、最實用的接近客觀真理的方式,典型地體現了他壹再倡導的“求真”精神。
地方誌起源於戰國時期,經歷了七個發展時期:
1.秦漢魏晉時期是地方誌的初步發展時期。這壹時期,浙江出現了綜合性地方誌,如《越絕書》、《吳越春秋》。《越絕書》是浙江最早的地方誌,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誌,被譽為地方誌鼻祖。
2.隋唐時期是地方誌進壹步發展的時期。這壹時期出現了正式的地方誌編纂,圖文並茂的典籍得到進壹步發展。
3.宋代是地方誌的成熟時期。這壹時期,地方誌的內容和體例日趨完備,在形式上,經典逐漸被“地方誌”所取代,同時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誌書。
4.元明時期是地方誌的流行時期。這壹時期地方誌的種類增多,體例更加完備,尤其是明代提倡簡化誌,改變地方誌的繁簡,對地方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清代是地方誌的高峰和完善時期。由於清代重視地方誌的編纂,著名學者參與地方誌的編纂和地方誌理論的研究,清代地方誌的總體特點是體例嚴謹、類型齊全、數量大量增加,是地方誌的高峰和完善時期。
6.民國方誌在內容上沿著舊誌的傳統進行了創新。
7.中華人民共和國* * *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新中國第壹輪誌書編纂工作,90年代基本完成。這是盛世,而且是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