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籍中治療癲狂的中成藥

古籍中治療癲狂的中成藥

這些中藥有些名字很像,只差壹個字,但功效卻大相徑庭,甚至天壤之別。讓我們來看看這20對常用名僅壹字之差的中成藥。

1.人參健脾丸和人參歸脾丸

人參健脾丸具有健脾祛濕、理氣消食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濕阻、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納差、腹脹腹瀉、消化不良。

人參歸脾丸具有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思勞脾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食欲不振、面色萎黃、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皮下出血等癥。

2.二至丸和陳二丸

二至丸具有滋補肝腎、滋陰養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口苦舌燥、吐血鼻衄、頭發早白等癥。

陳二丸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痰多粘稠、胸膈脹滿、惡心嘔吐、頭暈心悸。

3.三片黃色藥片和三片金色藥片

三黃片有瀉火、解毒、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吐血、鼻衄或三焦實熱、體熱、煩渴、目赤、口瘡、腫痛、實熱引起的濕熱黃疸。

三金片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熱淋,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利尿的作用。

4.大活絡丸和小活絡丸

大活絡丸具有行氣活血、強筋骨、祛風除濕的功效。對風痰阻絡引起的中風偏癱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小活絡丸具有溫經散風除濕、化痰祛瘀的功效。對風寒濕痹、痰瘀互結引起的風寒濕痹有療效。

5.小兒至寶丹和小兒至寶錠

小兒至寶丹具有解熱、健胃、止嘔的功效。其可用於治療發熱、腹脹、腹瀉、嘔吐和腹瀉。同時對停止進食、感冒的兒童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有健胃、消食、祛風的功效。

小兒至寶片具有解表祛風、化痰導滯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兒童感冒、發熱、流鼻涕、咳嗽痰多、停食停乳、嘔吐腹瀉。同時對小兒感冒發燒、上吐下瀉、抽搐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6.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

二妙丸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對濕熱下註、足膝腫痛、下肢丹毒、白帶、陰囊濕疹、疥瘡有療效。蒼術和黃柏的配方有“清”和“幹”之美,故命名為二妙。

三妙丸由本方與牛膝組成,用於治療腰膝疼痛。

四妙丸由薏苡仁和牛膝組成。可用於治療濕熱下註引起的腳麻木、下肢痿軟無力、筋骨疼痛、足部及脛部濕疹瘙癢疼痛。

7.小金然後大金然後

小金丹有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癰腫、癰腫、乳房潰瘍、無名腫毒、初發外陰壞疽和癰痛。

大金丹具有理氣化痰、平喘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痰瘀、癲癇、語言障礙、精神萎靡、胸膈不利、頭暈耳鳴、氣喘咳嗽。

8.申思丸和六神丸

申思丸具有溫脾腎、強腸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寒性,癥見厭食、胃痛、夜瀉、腹痛、便溏、晨便、慢性腹瀉、腰酸、肢冷等。

六神丸有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對流行性白喉、咽喉腫痛、單雙蛾、喉風、咽喉腫痛等疾病有治療作用。

9.烏雞散和五苓散

烏雞散具有解表散結、溫中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寒濕、內傷風寒、頭痛身痛、胃脘痛、惡心嘔吐。

五苓散具有化氣利水的功效,對水瀦留引起的水腫、尿痛、嘔吐、腹瀉及各種濕腫有治療作用。

10.左歸丸和貴由丸

左歸丸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對肝腎精血不足,癥見消瘦、腰膝酸軟、遺精盜汗、頭暈口渴、咽幹等癥狀有療效。

貴由丸具有溫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用於治療腎陽不足、氣虛乏力、四肢乏力、陽痿遺精、脾虛便溏、小便失禁、腰膝酸軟等癥。

11.烏脾丸和五香丸

五脾丸有利於利水滲濕,健脾消脹。對皮膚水、體重浮腫、腹脹、氣短、排尿困難、妊娠水腫等有治療作用。

五香丸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滯、積痛、胸膈脹滿、胃脘痛、積滯泄瀉、腹脹便秘。

12.薤白丸和薤青丸

薤白丸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痰多、風熱咳嗽痰多、痰多涎多、胸悶頭痛、體熱等癥。

瀉清丸具有清肝瀉火、祛風通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火郁結所致的目赤腫痛、煩躁易怒、頭痛口苦、大便不利、肝郁眼疾、驚風抽搐等癥。

13.雞肝粉和紀明粉

雞肝散具有殺蟲、消除營養不良、明目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腹痛、厭食腹瀉、面黃肌瘦、視物模糊等癥。

紀明散具有溫寒濕、降氣降濁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寒濕型腳氣或腳氣伴心臟病發作疼痛、腿腳腫脹、麻木冷痛、行走困難、胸悶、惡心嘔吐、胃脘痛。

14.香連丸和香附丸

香連丸具有清熱燥濕、行氣解郁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痢疾、膿血癥、腹痛、急性腹瀉。

香附丸具有調和氣血、活血調經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虛氣滯、胸悶、脅痛、痛經等。

15.保和丸和保泰丸

保和丸具有消積和胃、清熱利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食積、腹脹、反酸、厭食、腹瀉。

保胎丸具有補氣血、安胎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血兩虛、胎動不穩、胎動不安、腰酸腿痛、小腹或先兆流產、陰道出血。

16.追風丸和追風膏

追風丸具有舒筋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筋骨無力、手腳麻木、腰酸背痛。

追風膏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腰腿痛、四肢麻木、筋骨疼痛、風濕關節痛、陰寒腹痛、小腸疝氣。

17.清寧丸和印青丸

清寧丸具有清胃腸道、瀉熱潤大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食積腹脹、頭暈耳鳴、口幹舌燥、咽喉腫痛、目赤牙痛、便秘、黃赤等癥。

印青丸具有清涼解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可用於治療咽喉疼痛、聲音嘶啞、口幹、吞咽困難。

18.清熱丸和清眩丸

清熱丸具有清熱解毒、祛暑涼血、消腫止痙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高熱、驚厥、中暑、口舌生瘡、牙痛、咽喉腫痛、癰腫。

清眩丸有疏風清熱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發作、頭暈頭痛、鼻塞牙痛。

19.黑沙丸和黑神丸

黑沙丸具有舒筋活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腰腿扭傷等有療效。

黑參丸具有祛瘀生新、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瘀血閉經、痛經、產後血暈、惡露不絕、腰痛腹痛。

20.烏雞丸和烏梅丸

烏雞丸具有益氣養血、調經止帶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白帶過多、不孕癥等。

吳梅丸具有溫中補虛、通淋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型膽道蛔蟲、慢性膽囊炎、慢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