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嶽飛的詩。

嶽飛的詩。

「嶽飛」詩詞全集(18)首)

1

《滿江紅·怒發沖冠》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收起

2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收起

3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裏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收起

4

《池州翠微亭》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5

《登池州翠微亭詩》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6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地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展開全文

7

《題翠巖寺》

秋風江上駐王師,暫向雲山躡翠微。

忠義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鎮邊圻。

展開全文

8

《歸赴行在過上竺寺偶題》

強胡犯金闕,駐蹕大江南。

壹帝雙魂杳,孤臣百戰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曇。

恢復山河日,捐軀分亦甘。

收起

9

《遊嵬石山寺》

嵬石山前寺,林泉勝景幽。

紫金諸佛相,白雪老僧頭。

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

我來屬龍語,為雨濟民憂。

收起

10

《寄東林慧海上人》

湓浦廬山幾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

男兒立誌扶王室,聖主專征滅土酋。

展開全文

11

《題驟馬岡》

立馬林岡豁戰眸,陣雲開處壹溪流。

機舂水沚猶傳晉,黍秀宮庭孰憫周。

南服只今(薤去艹)小醜,北轅何日返神州。

誓將七尺酬明聖,怒指天涯淚不收。

收起

12

《過張溪贈張完》

無心買酒謁青春,對鏡空嗟白發新。

花下少年應笑我,垂垂羸馬訪高人。

13

《送軫上人之廬山》

何處高人雲路迷,相逢忽薦目前機。

偶看菜葉隨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瑣細夜談皆可聽,煙霏秋雨欲同歸。

翛然又向諸方去,無數山供玉塵揮。

收起

14

《從駕遊內苑應制》

敕報遊西內,春光靄上林。

花圍千朵錦,柳撚萬株金。

燕繞龍旗舞,鶯隨鳳輦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壹人心。

收起

15

《寄浮圖慧海》

湓浦廬山幾度秋,長江萬折向東流。

男兒立誌扶王室,聖主專師滅虜酋。

功業要刊燕石上,歸休終伴赤松遊。

丁寧寄語東林老,蓮社從此著力修。

收起

16

《題池州翠光寺》

愛此倚欄幹,誰同寓目閑。

輕陰弄晴日,秀色隱空山。

島樹蕭疏外,征帆杳靄間。

予雖江上老,心羨白雲還。

收起

17

《題雩都華嚴寺》

手持竹節訪黃龍,舊穴空遺虎子蹤。

雲鎖斷崖無覓處,半山松竹撼秋風。

18

《題青泥市蕭寺壁》

雄氣堂堂貫鬥牛,誓將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賀,不問登壇萬戶修。

關於作者

嶽飛

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壹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嶽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嶽家軍”的由衷敬畏。嶽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壹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壹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年代

收錄作品

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