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首詩的出處是《樂遊原》,作者是李商隱。
譯文: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註釋:
樂遊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壹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
向晚:傍晚。
不適:不悅, 不快。
古原:指樂遊原。
近:快要。?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年)進士及第。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被人排擠,潦倒終身。詩歌成就很高,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過多,意旨隱晦之病。有《李義山詩集》。
創作背景:
樂遊原是唐代遊覽勝地,直至中晚唐之交,樂遊原仍然是京城人遊玩的好去處。同時因為地理位置高便於覽勝,文人墨客也經常來此做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遊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李商隱便是其中之壹。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誌。李商隱二十五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這首《樂遊原》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
賞析:
此詩贊美黃昏前的綺麗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遊覽的原因:由於黃昏日暮心情不適,便驅車登上古原;後兩句極力贊嘆晚景之美:在夕陽余暉照耀下,塗抹上壹層金色的世界。後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全詩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沈,富於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