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
宋代:陸遊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君看古彜器,巧拙兩無施。
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為者,豪竹雜哀絲。
後夔不復作,千載誰與期?
譯文
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純白沒有瑕疵,並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妳看古代的彜器(青銅祭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變。漢代離先秦最近了,但文章的深厚、淺薄已有了很大的差異。
胡人的音樂是怎樣的?就是壹些管弦與絲竹。後夔(傳說是舜的樂官)不再寫音樂了,千年以來,誰又能跟他相比擬呢?
2、吊白居易
唐代:李忱
文章已滿行人耳,壹度思卿壹愴然。
譯文
白居易的詩如風壹般流行,與行人形影不離:妳只要出行在外,就能聽到吟誦白詩的聲音。而作者聽到吟誦之聲,就會牽動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內心充滿無比悲傷與哀痛。
3、菜根譚·概論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明代:洪應明
譯文
文章做到最好,並沒有什麽特別奇妙的地方,只是表達得恰到好處而已;人品修煉到最高,也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只是回歸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已。
4、文賦
魏晉:陸機
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於此雲爾。
譯文
作者經常感到苦惱的是,意念有能下確反映事物,語言不能完全表達思想。大概這個問題,不是難以認識,而是難以解決。因此作《文賦》借評前人的優秀作品,闡述怎樣寫有利,怎樣寫有害的道理。
或許可以說,前人的優秀之作,已把為文的奧妙委婉曲折也體現了出來。至於前人的寫作決竅,則如同比著斧子做斧柄,雖然樣式就在眼前,但那介心應手的熟練技巧,卻難以用語言表達詳盡,大凡能用語言說明的我都在這篇《文賦》裏了。
5、大雅·文王
先秦:佚名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譯文
文王神靈升上天,在天上光明顯耀。周雖是古老的邦國,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這周朝光輝榮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靈升降天庭,在上帝身邊多麽崇高。
勤勉進取的文王,美名永遠傳揚人間。上帝厚賜他興起周邦,也賞賜子孫宏福無邊。文王的子孫後裔,世世代代繁衍綿延。凡周朝繼承爵祿的卿士,累世都光榮尊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