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柏拉圖為什麽要把詩人驅除出理想國

柏拉圖為什麽要把詩人驅除出理想國

詩人被放逐的原因總結:

(壹)理論根據

在柏拉圖的心目中有三個世界:理念世界、現實世界和藝術世界。“理念世界”永恒不變,超越時空,獨立於現實世界之外,是萬事萬物產生的原型和追求的目的。“現實世界”?是有感官感知的個別事物所組成,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而“藝術世界”則是依存於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此,詩人只是影像的制造者,並不曾抓住真理,詩人是不真實的,是拙劣的模仿者。

(二)導出原因

作為思想家的柏拉圖,他提出的問題幾乎涵蓋了文藝理論的各個方面,作為政論家的柏拉圖,卻時刻想著文藝為他的政治理想服務。他看到了詩人神性的壹面,卻對詩歌的真理性大為鄙夷;他清楚詩歌特殊的魅力,卻只想把這種魅力嚴格限制在像工匠藝人壹樣的實際用途上;他想利用詩人為城邦的教化服務,卻又要對詩歌進行嚴格的審查,不合格的有又要被驅除出境。

柏拉圖強調德行至蔔,鄙視詩人的非理性和不克制、宣泄。而詩歌看重容易激動情感的和容易變動的性格,因為它較之人性中理性的部分更便於摹仿。詩人的作品對真理沒有多大的價值而且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所以應拒絕詩人進到壹個政治修明的國家裏來,因為它培養發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殘理性的部分。“摹仿詩人對於人心也就是如此,他種下惡因,逢迎人心的無理性的部分,並且制造出壹些和真理相隔甚遠的影像”。摹仿詩人讓人們喪失理性,這是柏拉圖要驅逐詩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