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雞 ?
明太祖朱元璋
雞叫壹聲撅壹撅,
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
掃遍殘星與曉月!
詩句典故:
相傳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那天,突然聽到壹聲嘹亮的雞鳴,他甚感祥瑞,喜不自禁,詩興大發,當即以《詠雞鳴》為題賦詩。詩的第壹句是: “雞叫壹聲撅壹撅”,階前眾臣聽了,都覺得出語太俗,但壹個個都不敢笑出聲來,只好忍著往下聽。
只聽得第二句是:“雞叫兩聲撅兩撅”,有的大臣已實在忍不住了,忙扭過臉去掩口偷笑。這壹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裏,但他並不以為然,接著念出後面兩句:“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遍殘星與曉月”。
眾大臣聽到這兩句,才驚得瞠目結舌,暗自叫好,也再不敢小覷這位出身貧苦皇帝的詩作了。
朱元璋雖出身布衣,但十分重視教育。
朱元璋從元朝滅亡中看到,除了統治者本身的素質以外,整個社會失於教化也是壹個原因。因此,登基後,就采取措施,興建學校,選拔學官,並堅持把教育工作作為衡量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指標。
朱元璋墨跡
洪武九年(1376)六月,山東日照縣知縣馬亮任職考滿,入京覲見皇帝,州裏給他下的評語是“無課農興學之績,而長於督運”。針對這個鑒定,朱元璋的批示是:農桑乃衣食之本,學校是風化之源,這個縣令放著分內的事不做卻長於督運,這是他的職責嗎?結果,那位馬縣令不但沒有晉升反而被“黜降”了。
對待國子學官,朱元璋的標準更高,除了關註國計民生,還要具備參政議政的素質。有壹次朱元璋召儒臣談治國之道,大家暢所欲言,只有國子學官李思迪和馬懿沈默不語。朱元璋極不高興,把他們給貶了。
之後,在下發給國子監的“通報”中說:身為人師,應該“模範其誌,竭胸中所有,發世之良能,不隱而訓……”李思迪和馬懿,出身草野,能與皇帝議論國事,皇帝這麽虛心請教,他們竟連壹句話都不願說,對皇帝尚且如此,還能指望他們盡心盡力教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