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壹首佳作,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的深深的思鄉之情和對未來的樂觀展望。
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表達了詩人身在異鄉,行旅途中的孤獨和無奈。青山綠水,看似美好,卻反襯出詩人的鄉愁和孤獨。
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詩人以壯闊的海景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潮水漲平,江面寬闊,小舟在和風中掛帆前行,這些景象都帶有壯誌淩雲、豪情滿懷的意味。然而,這壹片寬廣的海景卻也反襯出詩人遠離故鄉、身處異鄉的孤獨。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以殘夜的海日和舊年的江春為意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海日生於殘夜,意味著新的壹天的開始;江春入舊年,意味著新的壹年的開始。這種時間的更替感,更加深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感慨。
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用歸雁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歸雁在春天北飛,而詩人卻南行,這種相反的方向感,更加深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而書信無法寄達故鄉,更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和無奈感。
因此,《次北固山下》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思鄉之情和對未來的樂觀展望。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也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整首詩以壯麗的自然景象來反襯詩人的孤獨和無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深具藝術魅力。
古詩的形式特點:
1、句子的整齊
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體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
2、平仄和對仗
平、仄是漢語聲調的兩大類。在近體詩和詞、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在壹些位置上,必須用平聲字,在另壹些位置上,必須用仄聲字。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
對仗指的是壹聯詩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屬於同壹類,如“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東”和“西”,“圃”和“園”,“青梅”和“綠草”,“發”和“開”,各自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