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代詩人的別稱全部

古代詩人的別稱全部

1.唐之詩祖——陳子昂

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壹。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2.詩星——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3.詩佛——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祖籍山西祁縣。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官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接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4.詩天子——王昌齡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5.詩狂——賀知章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86歲告老還鄉,不久去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等謂“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

6.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7.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8.詩聖——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9.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10.詩瓢——唐求

唐求(約880~約907)(約公元九零六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生卒年、生平、字號均不詳,約唐哀帝天佑年間前後在世,稱號"詩瓢"。另有湖南大學副教授唐求。

11.詩囚——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先世居洛陽,後隱居嵩山。

12.詩鬼——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13.詩奴——賈島

賈島(779~843年),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與孟郊***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範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

14.詩傑——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15.五言長城——劉長卿

劉長卿(709~786),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壹作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開元年間進士,至德年間任監察禦史,大歷年間任鄂嶽轉運使留後,因被鄂嶽觀察使吳仲孺誣陷而被貶為睦州司馬,貞元年間又升任隨州刺史。劉長卿當時詩名頗大,尤其擅長五律,他曾自稱自己的詩為“五言長城”。他的山水寫景詩風格清淡,與王維、孟浩然頗為接近。

16.紅艷詩人——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壹。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與李清照齊名。

詩人,就壹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壹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詩人,通過詩歌創作、吟詠抒發激情,通過詩歌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詩歌傳頌人間真善美。載入文學史上的詩人,應屬於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的範疇。中國歷代出現過眾多的傑出詩人。

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對於詩人的分類很多,如陸遊、丘逢甲等稱愛國詩人,高適等則稱邊塞詩人,陶淵明、厲鶚、孟浩然等稱田園詩人,李商隱等稱無題詩人,郵如斯、袁枚、趙翼、張問陶等稱性靈詩人。另外,古今詩人的雅號還很多,如詩仙、詩聖、詩佛、詩祖等。

擴展資料:

歷代大詩人

漢朝三國

司馬相如、卓文君、揚雄、孔融、曹操、曹植、曹丕、蔡文姬、阮籍。

兩晉南北朝

陶淵明、謝靈運。

隋唐

楊廣、李密、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陳子昂、宋之問、杜審言、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崔顥、賀知章、王昌齡、李白、杜甫、白居易、張繼、柳宗元、許渾、韓愈、韋應物。李賀、劉禹錫、溫庭筠、李商隱、杜牧、羅隱、陸龜年、皮日休、王建。

五代宋

歐陽修、蘇軾、陳師道、黃庭堅、尤袤、楊萬裏、範成大、陸遊、王安石。

金元

元好問、王冕。

明清

高啟、楊慎、厲鶚、朱尊彜、張問陶。

民國至今

徐誌摩、馮至、戴望舒、舒婷、席慕容、鄭愁予、顧城、厲聲教、海子、黑丫。

註:楚辭如《離騷》等是否為詩有爭議,屈原、宋玉等人未列入。詞、曲為廣泛的詩,然不實為詩,故未列入。現代詩是否為詩與古詩差別很大,被廣泛稱為詩,故列入。

當代詩歌的悲劇

當代詩歌,尤以空詩為多,所謂“空詩”即空有詩歌形式,而無優美格調、深切內涵,甚至無詩歌形式。代表詩人汪國真、趙麗華。當代詩歌不需要浮華、不需要喧囂、不需要炒作、不需要獎項,需要的是踏實、需要的是流暢、需要的是修辭、需要的是內涵、需要的是每壹個詩人的壹顆誠摯的心,每壹個讀者真實的情感、每壹個學者真心的評價對當代詩歌復興,當代詩人盛起應具有巨大能力。當代詩人如果努力,以後的今天必將是大詩人輩出的時代。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