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身上佩帶什麽寶?美玉瓊瑤般般有。
出自周代無名氏《大雅·公劉》(選自《詩經》),原文節選:
篤公劉,匪居匪康。廼埸廼疆,廼積廼倉;廼裹餱糧,於橐於囊。思輯用光,弓矢斯張;幹戈戚揚,爰方啟行。
篤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譯文:
忠厚我祖好公劉,不圖安康和享受。劃分疆界治田疇,倉裏糧食堆得厚,包起幹糧備遠遊。大袋小袋都裝滿,大家團結光榮久。佩起弓箭執戈矛,盾牌刀斧都拿好,向著前方開步走。
忠厚我祖好公劉,察看豳地謀慮周。百姓眾多緊跟隨,民心歸順舒暢透,沒有嘆息不煩憂。忽登山頂遠遠望,忽下平原細細瞅。身上佩帶什麽寶?美玉瓊瑤般般有,鞘口玉飾光彩柔。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詩序》說此詩是召康公戒周成王之作。其上承《大雅·生民》,下接《大雅·緜》。
《大雅·生民》寫周人始祖在邰(故址在今陜西武功縣境內)從事農業生產;此篇寫公劉由北豳遷豳開疆創業;而《大雅·緜》詩則寫古公亶父自豳遷居岐下(在今陜西岐縣),以及文王繼承遺烈,使周之基業得到進壹步發展。
主旨賞析:
此詩寫公劉由北豳遷豳(在今陜西旬邑和彬縣壹帶)以後開疆創業的歷史進程,塑造了公劉這壹古代英雄形象。其藝術特色是在行動中展示當時的社會風貌,在具體場景中刻畫人物形象。
作品出處: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
百度百科-大雅·公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