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

出處:屈原的《橘頌》

譯文:橘啊,妳這天地間的嘉美之樹,生下來就適應這方水土。

表達情感:這是壹首托物言誌的詠物詩,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

本詩借物抒誌,以物寫人,既溝通物我,又融匯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雲銘所贊揚的“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屈)原與橘分不得是壹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楚辭燈》)的奇特境界。此後,南國之橘便蘊含了誌士仁人“獨立不遷”、熱愛祖國的豐富文化內涵,而永遠為人們所歌詠和效法了。

擴展資料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壹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九章·橘頌》當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學者認為是詩人任外交官出使齊國時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為枳”的說法)。在他遭讒被疏、賦閑郢都期間,即以南國的橘樹作為砥礪誌節的榜樣,深情地寫下了這首詠物名作《橘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