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懷鐘陵舊遊四首其壹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懷鐘陵舊遊四首其壹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懷鐘陵舊遊四首 (其壹)

杜牧

壹謁征南最少年,虞卿雙璧截肪鮮。

歌謠千裏春長暖,絲管高臺月正圓。

玉帳軍籌羅俊彥,絳帷環佩立神仙。

陸公余德機雲在,如我酬恩合執鞭。

解析

所謂“事中用事”,乃指壹句詩文中連用典故,以互為補充,***同表達壹個完整的意思。魏泰《臨漢隱居詩話》所例舉的杜牧《懷鐘陵舊遊四首》之壹的“虞卿雙璧截肪鮮”這壹句,就是事中復使事的例子。杜牧大和二年(828年)登進士第後,應沈傳師之辟,至南方的江西觀察使幕為其團練巡官。杜牧以他和沈傳師的通家之誼及才華,博得了沈傳師的器重。因此,他對此十分感激,遂於後來賦此詩追憶這壹段生活,表達了他對沈傳師的感激與吊念之情。此詩首兩句即記他入沈傳師幕,得禮遇的情況。征南,指征南將軍。歷史上名將杜預、羊祜皆為征南將軍,杜牧詩即以征南將軍贊美沈傳師。“最少年”,乃作者自指,其時杜牧26歲。“虞卿雙璧”,乃用《史記》虞卿典。據《史記·範睢傳》,侯嬴對信陵君介紹虞卿經歷說: 虞卿“壹見趙王,賜白璧壹雙,黃金百鎰; 再見,拜為上卿;三見,卒受相印,封萬戶侯。”則杜牧引用虞卿故事乃表達其受沈傳師禮遇器重之事。“截肪”語又另有所出。魏曹丕《又與鐘繇書》雲:“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赤擲雞冠。”則“截肪”乃以剛切開的脂肪來比美玉之白潤。而詩中又以“截肪”來修飾“雙璧”。可見這壹句詩用兩個典故,既互相說明修飾,又壹起表達詩人受到沈傳師優禮的經歷。這樣通過詩中典故的連用,就使讀者既有豐富的歷史聯想,擴大深化詩句內涵,同時又讓人通過歷史典故的比喻啟示,明白詩人所要借以表達詩人的感激之情。由此詩例,我們即可感知事中復使事這壹藝術表現手法的功用。

詩歌事中復用事的好處除了上述的豐富深化內涵外,從上舉詩例中,我們還可以領會到這壹藝術表現技巧,尚有使詩意表達得更為含蓄婉轉的作用,這樣的詩歌就更具有含蓄蘊藉及典雅之美。如“對泣春天類楚囚”句,用了《晉書·王導傳》中過江諸人“相視流涕”及《春秋·左氏成公九年傳》 中的 “晉侯觀於軍府,見鐘儀,問之曰: ‘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 ‘鄭人所獻楚囚也’”的二個典故,來表明詩人與李定言之蹭蹬風塵,心懷悲淒的處境與心情。詩歌的這種含蓄蘊藉、典雅之美,也是詩人所追求的壹種藝術境界。這也是詩人們樂於應用事中復使事的原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