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賞析朗費羅的《生命頌》?拜托各位大神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19世紀美國詩人。早年遊學歐洲,從事語言文學研究,1836年在哈佛任教,1839年第壹部詩集《夜吟》問世。壹生著作甚豐,以抒情詩和歌謠創作聞名於世,享有“美國牧歌之花”的美譽。題材多為日常生活、自然景觀、民間故事,也有壹些涉及重大社會問題。重要作品有:詩集《歌謠及其它》、詩劇《基督》三部曲、長篇敘事詩《伊凡吉林》、《海華沙之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等。 郎費羅的《生命贊歌》,匿名發表於1839年,正是美國資本主義蒸蒸日上的發展階段。它以飽滿濃郁的激情,樂觀向上的態度,唱出了對人生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肯定了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批判了人生如夢的悲觀情調,富有強烈的感染力。這壹精神是與當時的時代脈搏緊緊連在壹起的,因而得到了多數人的***鳴,被譽為“真正美國心臟的跳動”。當時的著名詩人惠蒂埃(John. G. Whittier)讀了此詩後贊嘆說:“我們不知道作者是誰,但他或她絕不是等閑之輩。這九節單純的詩,比雪萊、濟慈和華茲華斯等人所有的夢想加在壹起有價值得多。這首詩是呼吸著、充沛著我們今天得時代精神的——它是壹個有為的世紀的精神蒸氣機。”且不管這評論客觀與否,但從中至少可以看出此詩在當時所引起的轟動。 本詩四句壹節,***計三十六句,分為九節。第壹、二節,針對“人生如夢”的頹廢論調,開宗明義地指出“人生是實在的,人生不是虛無”。第三、四、五、六節進壹步指出,既然生活不是夢,那就要抓住現在去實幹,去行動。第七、八兩節以偉人的榜樣來激勵人們,要在“時間的沙灘上”留下腳印,以給後來者以鼓舞,最後壹節以更為激昂的聲調總結全詩,首尾呼應,在“不斷去收獲,不斷去追求”的強音中結束全詩。 《生命贊歌》是西方第壹首譯為漢語的詩歌,由清鹹豐年間戶部尚書董恂以七言詩的形式率先譯出。之後,新的譯文相繼不絕,有舊體,有新體,有格律體,也有自由體,在中國流傳之廣,雖不致婦稚皆知,卻也頗有名聲,稍懂點西方文學的人大概沒有不知道的。這首詩之所以如此首受人青睞,與它樂觀向上的思想內容及嫻熟完美的表現技巧是分不開的。它節奏明快,音韻自然,讀起來瑯朗朗上口,適合大多數人的欣賞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