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喜歡寫古詩,在當前是不是最沒用的?

喜歡寫古詩,在當前是不是最沒用的?

喜歡寫古詩,在當前是不是最沒用的?

妳若真的喜歡,便不會計較它是否有用。

妳若擔心它沒用,則說明還沒到達真正喜歡的地步。

不僅古詩,所有精神類產物都是壹樣的。

喜歡唱歌有用嗎?如果妳能成為專業歌手,當然有用,但是妳只是沒事喜歡哼哼,那有什麽用呢?

喜歡書法有用嗎?如果妳能成為大家,壹個字多少錢的賣,當然有用,但妳只是閑來無事自己瞎寫,那有什麽用呢?

喜歡彈琴有用嗎?如果妳能出臺表演,當然有用,但是只是在家裏壹個人彈,消磨時間,那又有什麽用呢?

壹定會有人出來反駁。我唱歌發泄了我的情感,我練書法休養了我的性情,我彈琴提升了我的氣質,怎麽能說沒用呢?

但是在世俗思維中,這些情感、性情、氣質都是“無用之用”。

它們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帶來可見的,實打實的好處,就容易被現實人群判定為無用之術。

而古詩詞,正是和唱歌、書法、彈琴壹樣的情感發散途徑。如果成為大家,能去講學、上綜藝,換取名聲和效益,當然就是世俗之用。這不過這方面的需求太少,和其他文藝創作的拔尖者壹樣,都是鳳毛麟角。

詩是韻文,自帶了音樂節奏,和普通文學拉開了壹個技巧距離。特別是古詩詞,又因為文言文的隔閡,更加產生了壹種神秘美感。換句話說,相對於現代文學的其他題材,現代詩歌的“無用性”,文言文詩歌因為具有歷史性,也就是已經消亡的博物館性,就更加無用了。

既無用,還有眾多條條框框的限制,當然是不被重視了。

但是正所謂“無欲無求”,我們怎麽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歡壹樣東西?

只有在它對我完全無用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它,想學習它,遵循它的規則和創作方法,深層次地領悟、開發它的意境,並執著地為它的存亡承續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

這才是真的愛古詩詞。

不僅喜歡它的文字古拙,不僅喜歡它的意境空靈,不僅喜歡它的歷史厚重,而是喜歡它的所有,它的方方面面***同構築出的文化意識。

我們能深入進去,各有收獲,各有成長,或者說在自己所喜歡的文化框架內,從前人的作品中吸取營養,成就我們自身作品的文化特色,將這壹文化傳統繼續更新、變化、流傳下去。

從現實的眼光來理解人類精神層面上的文藝創作,除了刺激感官的黃色小說,其他的題材、體裁、意境、意義,都是“無用”的。

中國古詩詞,因了義務教育的推廣和中國文史哲不分家的便利性,壹直有人在堅守著自己的熱愛,雖然於世界、於利益、於未來並沒有什麽用處。

但是對於在傳統文化中成長起來的詩人來說,喜歡古詩詞,是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

無用之用,才是大用。

任重,可以不擔。

道遠,既行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