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動蕩、貧窮饑荒、颶風頻襲......災難對於大多數海地人來說
早已像吃飯壹樣平常。然而
1月12日下午發生的裏氏7.3級地震
更把海地推向災難深淵。
"謝謝妳
孩子!"
地震來得壹點征兆也沒有。
海地時間下午4點53分
來自安徽淮南的維和警察汪雪艷正與來自加拿大的馬丁警官驅車在太子港市區執勤
突然
她駕駛的裝甲車劇烈晃動起來。幾十秒過後
她意識到:地震了。裝甲車不停地左右顛簸
就好像壹陣颶風突然刮來
她幾乎無法握住方向盤。道路兩旁的石頭
開始不斷往下砸落。她在繼續行駛的途中
看到路兩旁的行人不斷尖叫
繼而整座山開始坍塌
路邊的建築完全被摧毀
壹陣濃煙從山谷深處彌漫開來。汪雪艷他們前行的路
終於徹底被壹個巨大的滑坡阻斷。她嚇出壹身冷汗
如果自己提前五分鐘
或者車速再快壹點點
肯定死於非命。眼下
她只得棄車前行。跳下車的汪雪艷驟然感覺到眩暈
循著驚恐的叫聲看去
她發現壹座酒店附近的民房已經變成廢墟
到處是碎片和瓦礫
空氣中全是灰塵和煙霧
天空都變了顏色。汪雪艷迅速掏出警務電話
準備向聯合國駐海地聯海團匯報情況。電話裏全是忙音
汪雪艷握著電話的手僵在半空。她的同事馬丁目瞪口呆
不停地用英語念叨:"完了!通信中斷了
我們和所有人失去聯系了。"就在她手裏的警務通信中斷後的十幾秒鐘
壹名海地青年焦急地跑過來說:"有壹個樓塌了
聯海團的人都在裏面!我帶妳去!""走!"如同接到命令壹般
汪雪艷轉身就跟著那名青年朝身後跑去。這是壹個三層樓的居民房
地震前聯海團的人員租住在這裏。到達樓房跟前時
汪雪艷看到的是滿眼廢墟
橫七豎八的屍體堆滿地面。突然
她聽到壹聲微弱的呼救。循著那壹絲聲音
她努力地尋找著。終於
汪雪艷看見了壹只手!壹只極力舞動著的手
從壹片廢墟的空隙間伸出。她幾步跨過去壹把握住
試圖讓那只手感覺到依賴。那只手也用力地握了握她伸過去的手
似乎是在表示感激。汪雪艷陡然興奮起來:有救!她左手緊攥著對方的手
右手飛快地扒著瓦礫和水泥塊。馬丁也趕緊上前幫忙
20分鐘後
他們擡出了廢墟下的老人喬治。老人的意識還相當清醒
他真誠地對滿頭大汗的汪雪艷說:"謝謝妳
孩子!"壹聲"孩子"
叫得汪雪艷心裏壹動:自己是中國人民的兒女
也是海地人民的孩子。放下喬治
汪雪艷又聽到從壹樓傳來呼救聲。她和馬丁跳了進去
用門板擡出了那個腹部全是鮮血的年輕人。天很快就黑下來了。汪雪艷彎下腰、弓著背壹下壹下地邊敲擊地面邊大聲分別用法語和英語呼喚同事。突然
她感到腳下壹軟
是壹個錢包。展開來
裏面夾著壹張外籍同事的照片
幸福的三口之家正沖她甜蜜地微笑。汪雪艷的眼淚
唰地流了下來。此時
她隱約聽到二樓夾層裏還有人在小聲地呼救。她馬上用壹架很長的梯子搭上去往裏看、往裏走。果然
聯海團的三個同事(兩女壹男)被卡在裏面。不到30厘米高的樓板縫隙中
加上樓梯坍塌和余震不斷
使得救援極度艱難和危險。聰明的汪雪艷靈機壹動
找來了壹只汽車千斤頂
將樓板壹點點擡高。時間就是生命!沒有止血繃帶
她撕碎了自己的迷彩服。為防止瓦礫讓傷員再受傷害
她再次用雙手為幸存者刨出了壹條生命的通道。很快
在國內《新聞聯播》中播出了汪雪艷救出5名被埋者的詳細情況。面對鏡頭
汪雪艷謙虛而從容:"我們不是弱女子
我們是作為維和警察來到這裏的。作為壹名維和警察
就是在危難的時候去幫助人、去救護人
這是我們最基本的職責。"
"藍盔媽媽
好!"
作為中國第七支維和隊的支委
在國內擔任反扒大隊教導員的汪雪艷由於經歷豐富
又有著在第壹線帶隊伍的工作經歷
2009年9月底
剛剛來到海地不久的她被人事主管分配至聯海團總部行動部的監控分析中心(簡稱MAC)。MAC的職位歷來是歐美警察壟斷的
汪雪艷是第壹個在這個部門工作的中國警察。盡管工作繁忙
但作為壹位母親
汪雪艷始終牽掛著孤兒院的孩子們。她常去的這所孤兒院有102名2歲以下的孩子
馬路對面的另壹幢樓裏還有91個2歲~11歲的孩子。這些孩子都非常脆弱。確切地說
他們大多數都不是孤兒
之所以來到這裏是因為他們的家庭無法養活他們。海地非常貧窮
在孤兒院
汪雪艷親眼目睹很多孩子營養不良。實際上
大多數孩子被送到孤兒院的時候情況已經非常糟糕。太子港這座城市建在山上
坡度很大
再加上路途危險
去孤兒院簡直是壹種歷險。因為在這個動亂的國度
危險如影隨行
每壹個黑洞洞的窗戶都隱藏著危機
讓人防不勝防。迄今為止
已經有32名維和人員在這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盡管如此
在地震的第二天
汪雪艷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到了孤兒院。踏進孤兒園的大門
汪雪艷剛剛伸手抱起壹個不到壹歲的嬰兒
突然
地面又開始劇烈搖晃
整幢建築不停地從壹邊晃向另壹邊。晃動大約持續了45秒
後來
震蕩又壹波壹波地襲來。嬰兒們嚇得哇哇直哭。其他員工和看護人員的尖叫聲此起彼伏。又壹次強余震來了。汪雪艷直立不起來
只能膝蓋跪地
用盡全力抱住懷中的嬰兒
另壹只手掙紮著死死抓住另壹個嬰孩。旁邊雜物架上的物件不停地震落下來
碎片飛濺。她竭盡全力掩護著懷裏的嬰兒
這時
又壹陣更強的余震襲過來
她連動也不能動了。整整半個多小時後
汪雪艷終於和孤兒院裏的工作人員把所有孩子都搶救到外面的馬路上。此時
汪雪艷發現孩子們的外傷感染很嚴重。壹個6歲的女孩頭皮上有壹塊撕裂傷
感染的傷口滿是血和膿。汪雪艷趕緊給她做簡單的縫合。在清創時
女孩疼得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流
但強忍著不肯哭出聲來。女孩的堅強讓她感動。短短的兩天內
她經歷過無數次的生離死別
看到過數不清的感人場景
然而
職業的素養讓她落淚卻勇敢
傷心更堅強。
孤兒院的主要食物是豌豆
可是孩子們壹個星期只能吃壹次豌豆。汪雪艷掏出自己節省下來的方便面遞給這些孩子們。看著他們狼吞虎咽地幹嚼方便面
她心裏非常難過。為了給孩子們重拾活下去的信心
汪雪艷取出臨出國前愛人方傳儒用中國書法親手寫的扇面和條幅
以及表現中國文化的中國結
壹個壹個分給孩子們。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
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充滿好奇和向往。壹名9歲的男孩雙眼亮晶晶的
壹手高舉紅艷艷的中國結
壹手拉著汪雪艷的袖子
用當地話說:"藍盔媽媽
好!"聽到這個陌生的孩子叫自己"藍盔媽媽"時
汪雪艷背過身去
任淚水滑落。
"感謝家鄉人民的關心!"
地震後
汪雪艷與壹位天津女警壹起搬到了防暴隊的營地。地震的第二天上午10點
汪雪艷在領導的敦促下
用海事衛星給家鄉報了平安。當時
淮南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文聯的領導和工作人員
汪雪艷的朋友和刑警支隊反扒大隊同事全部聚集在汪雪艷的家裏等候電話。20分鐘後
電話裏傳來了汪雪艷疲憊而沙啞的聲音:"感謝家鄉人民對我的關心
作為壹名職業警察來到這裏
壹方面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另壹方面是在世界的舞臺上
展示中國警察、安徽警察、淮南警察的風采。"由於電話信號不好
汪雪艷的聲音時斷時續。通話中
電話斷開了好幾次。僅僅1分鐘的通話
汪雪艷的愛人方傳儒仿佛開動了耳腔內的每壹個細胞
在空氣中捕捉著她吐出的每壹個字。
海地地震當天上午9時50分
方傳儒正在參加合肥的書法展。他突然接到親戚打來的電話:"海地地震了
妳家雪艷沒事吧?"海地?地震?方傳儒的心壹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腦子壹片空白。怔了許久
他才掛掉親戚電話
壹個數字壹個數字地撥妻子的手機號
他生怕撥錯壹個數字。"嘀--嘀--嘀--"手機裏傳來的是無法接通的回音!他再次核對了壹遍號碼
重新拔號。還是無法接通!"完了!"方傳儒心裏咯噔壹下
他不顧壹切地驅車直奔淮南。100余公裏的路程
他頭壹次40分鐘就趕到了家。扔下包
他以最快的速度撥通了淮南市公安局的電話
得到的答案是:"當地通信中斷
還不知道那邊的情況
正在積極聯系。"方傳儒每隔兩分鐘就撥壹遍妻子的手機
但壹直是無法接通狀態。晚上5點半
放學回來的兒子方天行壹頭紮進父親的懷裏
大喊壹聲"媽媽"就痛哭起來。此時方傳儒再急也只能先安撫兒子
父子倆開始壹起等待......晚上7點整
經過9個小時的煎熬
終於等來淮南市公安局的好消息:"汪雪艷在海地平安
現在正參與救援。"方傳儒"咚"地壹聲坐到了沙發上。汪雪艷的母親是在《新聞聯播》中看到女兒的
她激動地給方傳儒打電話:"我在《新聞聯播》裏看見艷子了!她黑了
也瘦了!新聞裏被她救的那個小夥子說“就是這個中國警官救了我”。我這個當媽媽的真為她自豪!"
徒手救人的維和警花到這裏就結束了,
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