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急需讀書筆記,五篇,字數不限,加急阿

急需讀書筆記,五篇,字數不限,加急阿

《繁星春水》讀書筆記

讀《繁星春水》有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記敘著人世間所發生的事,我愛世間所有的壹切,更愛讀書。

讀書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在寒假裏,學校組織我們上網讀書,我讀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觸頗深。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出生於軍官家庭。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超人》,《寄小讀者》,《櫻花贊》,《歸來之後》……

在冰心看來,母愛是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在詩人的 《往事》中可知。這首詩是她在壹個雨天看見壹張大荷葉遮護著壹枝紅蓮,觸景生情寫下的。母親在冰心壹生中是唯壹可靠的避難所。

不知從何時起,心中有了壹份對詩歌的向往。於是,帶著壹種青少年特有的癡狂,遂封堵起了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為些家底壹個上學的讀書女孩子,冰心是幸運的。從小舒適的家庭生活及長期受文學熏陶生活環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裏眉間都流露出對“理想生活”的渴望:樸實的母愛,純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點點滴滴的詩詞。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嬌柔的造作,壹切都從細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母親啊!著零碎的篇兒,妳能看看麽?”這些字,在以前,以隱藏在妳的心裏。”《繁星春水〉中很大壹部分都是描寫母愛的,和悅的顏色,循循漸透,這些都讓冰心壹直以母親為榜樣。平凡的母愛讓冰心感受到了人的確是“人生唯壹可靠的避難所”。於是,對母愛的頌揚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詩集的壹大主旨。如果說,對母愛的贊美詩壹種深重的流露,那麽對童年的歌頌則是另壹種心情的獨白。畢竟,繁星純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二十歲前寫的。那時候,不能說已經完全脫離了兒時的夢想,壹種新近萌發的對新生物的崇高於自信便在詩中潛滋暗長。讓人讀後對生民的柔弱或頑強都有壹攬天余。於是,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我從不稱自己是詩人”,也許正是這壹點,才使讀者在盡情領略文學的樂趣時,有不拘謹的向讓思想重新達到壹個高度的原因之壹吧!

《童年》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麽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壹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著要分家產,兄弟之間壹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

這“壹家子蠢貨”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倆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連小孩也與他們壹起熱烈地參加了壹份。只有善良、和藹,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壹絲絲的安慰。

我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麽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壹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壹忍再忍。

高爾基的童年除了壹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麽再值得回憶!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著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們現在豐衣足食 ,要什麽有什麽,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 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壹個是天堂, 壹個是地獄 ;壹個充滿陽光,壹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童年充滿著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相機,童年愛滿心窩,老師熱心地傳授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壹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們生活在壹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裏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裏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高爾基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都能成為壹代名家,我們也壹定要好好學習,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伊索寓言》來自民間,所以社會低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較突出的反映。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鬥爭的贊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生活和鬥爭的概況、提煉和總結,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人的壹筆精神遺產。

《伊索寓言》,文字凝練,故事生動,想象豐富,飽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藝術性於壹體。其中《農夫和蛇》《狐貍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等已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

這是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壹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最大。東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影響人類文化的100本書之壹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伊索寓言》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出機智的火花,壹號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醜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壹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為寓言創作奠定了基礎。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武器。此書中的精華部分,至今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歐洲寓言發展史上,古希臘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開創了歐洲寓言發展的先河,並且影響到其後歐洲寓言發展的全過程,寓言本是壹種民間口頭創作,反映的主要是人們的生活智慧,包括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現傳的《伊索寓言》根據各種傳世抄本編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則,其中有些寓言膾炙人口。《伊索寓言》中的動物除了有些動物外,壹般尚無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貍、狼等,有時被賦予反面性格,有時則受到肯定,通過把動物擬人化來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這些動物故事無疑是虛構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這與後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壹樣的。

《伊索寓言》曾對其後的歐洲寓言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公元1世紀的古羅馬寓言作家費德魯斯直接繼承了伊索寓言傳統,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許多故事,並稱自己的寓言是"伊索式寓言"。公元2世紀的希臘寓言作家巴布裏烏斯則更多地采用了伊索的寓言故事。這種傳統為晚期古希臘羅馬寓言創作所繼承。文藝復興以後,對伊索寓言抄稿的重新整理和印行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寓言創作的發展,先後出現了不少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國的拉封丹、德國的萊辛、俄國的克雷洛夫等。

隨著"西學東漸",《伊索寓言》在明朝傳入我國。第壹個來我國的西方傳教士利馬竇在中國生活期間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紹過伊索,對《伊索寓言》做過稱引。他之後的傳教士龐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紹、引用過《伊索寓言》。我國第壹個《伊索寓言》譯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況義》。清代之後,出現了許多種《伊索寓言》譯本。上述情況表明《伊索寓言》在我國流傳之久,它至今仍令人喜聞樂見,愛不釋手。是壹本值得閱讀的書籍。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後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淩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鬥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淩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鬥爭。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於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裏,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海底兩萬裏》讀書筆記

這真是壹片奇妙又少見的海底森林,生長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樹上叢生的枝權都筆直伸向洋面。沒有技條,沒有葉脈,像鐵桿壹樣。在這像溫帶樹林壹般高大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中間,遍地生長著帶有生動花朵的各色珊瑚。美麗極了!

爾後,潛艇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等危險,安然駛向印度洋。這時發生了壹件離奇的事。尼摩船長從海面上望見了什麽,突然充滿了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龍納斯及其同伴們禁閉在小房間裏,並強迫他們人睡。翌日,阿龍納斯醒來,尼摩船長請他治療壹個身受重傷的船員。船員不治身死。尼摩船長哀痛地帶著送葬隊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奪目、瑰麗無比的珊瑚樹林裏。他說:在這裏,珊瑚蟲會把死者永遠封閉起來,不受鯊魚和人的欺負!

印度半島南端的錫蘭島在面前了。阿龍納斯接受尼摩船長的建議,步行到海底采珠場。忽然,有條巨鯊向采珠人撲來。尼摩船長手拿短刀,挺身跟鯊魚搏鬥。在尼摩船長被鯊魚的巨大軀體所壓倒,危在旦夕對,尼德·蘭迅速投出利叉,擊中鯊魚的心臟。船長救起那個窮苦的采珠人,又從自己口袋裏取出壹包珍珠送給他。由此,阿龍納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兩點值得註意:壹是他無比勇敢,二是他對人類的犧牲精神。看來,這個古怪的人還沒有完全斬斷他愛人類的感情。

從紅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繞行非洲壹周。但尼摩船長沿著他所發現的壹條阿拉伯海底通道潛行,不到二十分鐘,就通過蘇伊土地峽,到達地中海。書中寫道:

諾第留斯在沿著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沖過去。隨著地道的斜坡,潛艇像箭壹般隨急流而下。地道兩邊狹窄的高墻上,只見飛奔的速度在電光下所畫出的輝煌紋路,筆直成條。令我們心跳不止。

潛艇向康地島駛去。這時,又發生了壹件蹊蹺事:隨著淩晨潛艇窗前壹個潛水人的出現,尼摩船長從櫥內取出數百萬黃金,寫上地址,派人用小艇送走。這麽多金子送到哪裏呢?阿龍納斯覺得,神秘的尼摩與陸地仍有某種聯系。

潛艇穿過桑多林島火山區海域的沸騰的水流,從直布羅陀海峽出來,駛到大西洋,停在維多灣海底。這裏是1702年時的海軍戰場,當時給西班牙政府運送金銀的船只在此沈沒,海底鋪滿了金銀珠寶。尼摩派出船員,把千百萬金銀裝進潛艇。阿龍納斯對這許多財富不能分給窮人表示惋惜。船長聽了激動地回答:“我打撈這些財物是為了我自己嗎?妳以為我不知道世上有無數受苦的人們,有被壓迫的種族,有要報仇的犧牲者嗎?”阿龍納斯於是明白了尼摩船長那次途經康地島時送出去的數百萬金子是給誰的。

在大西洋海底,阿龍納斯隨尼摩船長去做了壹次新奇旅行;他們腳踩在沈沒了的大陸——壹大西洋洲的壹座山峰上,觀賞壹座火山的海底噴火口噴出硫磺火石的奇景。眺望山腳下壹座破壞了的城市—壹整個沈沒水底的龐貝城。書中描述傳說中的海底古城:

遠處是壹座火山。山峰下面,在壹般的石頭和渣滓中間,壹個闊大的噴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為火的瀑布,沒入海水裏,照著海底下的平原,壹直到遠方的盡頭,我的眼下是壹座破壞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損零散的拱門,倒在地上的石柱。遠壹點,是壹些小型工程的廢墟。更遠壹些,有壹道道倒塌下來的城墻,寬闊無人的大陸,整個水下淹沒的龐貝城,現在都復活過來,出現在我眼前了。

然後,諾第留斯號大膽向南極進發,潛艇航行在成群的鯨魚中間。尼德·蘭要求追打鯨魚。尼摩部長不同意傷害這些善良無害的長須鯨。當海面上出現殘酷的大頭鯨向長須鯨進攻時,尼摩船長決定援救長須鯨。諾第留斯號用它那鋼制的沖角,直穿大頭鯨。經過壹場惡鬥,海上滿浮著大頭鯨的屍體。穿過南極點後,潛艇又歷經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險情,都是尼摩船長以驚人的冷靜和毅力,帶領船員戰勝了困難。

最後,潛艇駛過被稱為風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來到了壹艘法國愛國戰艦沈沒的地點。尼摩滿懷激情地講述了這艘“復仇號”戰艦的歷史。這引起阿龍納斯的註意,把尼摩船長和他的同伴們關閉在諾第留斯號船殼中,並不是壹種普通的憤世情緒,而是壹種非常崇高的仇恨。那壹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擊了某些船只嗎?那個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諾第留斯號引起的沖突的犧牲者嗎?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們也正在追逐這可怕的毀滅性機器!

當諾第留斯號慢慢回到海面上來時,便有爆炸聲發出:有艘戰艦正向諾第留斯號發動攻擊。尼摩船長決心把它擊沈。阿龍納斯試圖勸阻,但船長說:“我是被壓迫,瞧,那就是壓迫者!由於他,所有壹切我熱愛過的,尊敬過的,所有壹切我熱愛過的,尊敬過的,祖國、父母、愛人、子女他們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壹切,就在那裏!”船長不願這艘戰艦的殘骸跟“復仇號”的光榮殘骸相混,他把戰艦引向東方。第二天,可怕的打擊開始了!諾第留斯號故意讓敵人接近,再在推進器的強大推動下,用那厲害的沖角對準戰艦浮標線以下的薄弱部位,從它身上橫穿過去!瞬間,戰艦船殼裂開,繼而發生爆炸,迅速下沈。它的桅檣架滿擠著遇難人。然後,那黑沈沈的巨體沒入水中,跟它壹起,這群死屍統統被強大無比的漩渦卷走……

阿龍納斯目睹這場慘景,對尼摩船長極端厭惡:“雖然他從別的方面可能受過很大的痛苦,但他沒有權利來做這樣殘酷的報復。”阿龍納斯在船上聽到了尼摩船長的最後幾句話:“全能的上帝!夠了!夠了!”

在挪威沿岸壹帶的危險海域中,阿龍納斯和尼德·蘭、康塞爾,乘坐小艇脫離了諾第留斯號,結束了這次穿過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南北兩極海洋的海底兩萬裏環球旅行。阿龍納斯希望:“如果尼摩船長老是居住在他所選擇的海洋中,但願所有仇恨都在這顆倔強的心中平息!……但願他這個高明的學者繼續做和平的探工作!”

這部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人木三分,惟妙惟肖。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閑來無事,捧起壹卷《三國演義》,閱讀之余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溫那壹段膾炙人口的風雲故事。數天之後感慨頗深,記錄下來,也算是收獲。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 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壹些認識和看法 。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壹天下,所以他是壹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214和217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

最值得我 欣賞 ,是 他 那 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壹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壹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是壹部悲劇,也是壹部喜劇。說它是喜劇,因為它是古往今來第壹部女性的頌歌,以女性為主題的小說。在曹雪芹的筆下,“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 ;在賈寶玉眼裏,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渾身清爽,見了男兒便覺得濁臭逼人” ;在大觀園裏,有超凡脫俗的林黛玉,有雍容華貴的薛寶釵,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有處世幹練的王熙鳳……在過去思想禁錮的年代,如此出色的壹部小說,如此不凡的壹部小說,怎能說不是壹部喜劇?

然而,說它是壹部悲劇,也確實如此。而導致這成為悲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主人公。黛玉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比別人更出類拔萃。她剛進賈府的時候,賈府上上下下都稱贊她,喜歡她。可是她太聰明了,鋒芒都露了出來,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有心計,她嘴巴想說啥就說啥,比刀子還尖利。因此,賈府的人都有意疏遠她。即使她很出色,賈母也很喜歡她,但是人們喜歡她完全是因為賈母,賈母至高無上,喜歡黛玉不過是對賈母的溜須拍馬罷了。於是,在書中,我們真真切切聽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中的大觀園,在她眼裏卻是“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知道在清幽的瀟湘館裏,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以教淚灑窗紗濕”的淒涼長夜;知道在每次詩詞比賽中,才華洋溢的她,每次憂愁的時候,也只能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嘆,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聰明出色的女子,在過去的年代,就這樣被埋沒、被遺棄、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動作,的思想還在人們心中。

而在大觀園裏,唯壹真正關心黛玉的,就只有賈寶玉了。賈寶玉,名副其實壹塊“假”寶玉。在賈府裏,他是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讀書,不讀;考功名,不考,他還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 ,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說:“好端端的壹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汙染了!”但吟詩作對,他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壹籌。他和林黛玉骨子裏都含有壹種叛逆,但他是男子,不會受到唾棄。林黛玉在過去,僅是女流之輩,就算學富五車又有什麽用?那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會紡織針線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張嘴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觀園裏數壹數二的才女又有什麽用呢?可悲可嘆啊!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悲劇,通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腐敗的過程描寫,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雖然是必定滅亡,雖然是應該滅亡,但是,造就“滅亡”的這個社會,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說,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也只有當好的東西沒有了,才能觸動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尋味,回腸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