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自古以來權臣的富貴愛情詩

自古以來權臣的富貴愛情詩

自古美人不吉利。事實上,英俊的男人也不例外,比如劉希夷。

初唐詩人劉希夷,汝州(今河南臨汝)人。25歲時,他是壹名學者。擅長寫軍旅和閨閣情詩。由於初唐的詩歌風尚是南朝以來氣勢磅礴的宮體詩,劉希夷的詩歌又喜歡用魏晉古風,詩意而苦澀,所以人們並不重視。

然而,劉希夷容貌秀麗,喜歡談笑風生,擅長彈琵琶,千杯不醉。雖然落魄,但也不以為意,性格直爽豪放。

可惜這麽帥氣活潑的家夥不到三十就死了,被人謀殺了。據傳兇手是他的叔叔宋·。謀殺是由壹首詩引起的。

魏璇的《劉斌科故事集》記載了這起兇殺案:“劉希夷說: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他的舅舅宋非常喜愛這兩句話,他知道不示人,苦苦哀求,答應卻不答應。妳要是生氣,就用土袋子打死它。”這個殺人的過程在《唐人英才傳》中有更詳細的描述:“使奴以土包殺他人”。

寫了壹首很長的歌謠《白頭翁》,被他的叔叔宋看過。宋壹看到“花年年相似,人年年不同”,就非常喜歡。他問劉希夷他是否把這首詩給其他人看過。誠實地說他沒有,宋和懇求他的侄子作這首詩。起初,同意了,但後來他食言了,宋用壹袋土把他踩死了。好狠心的大叔!

這首歌是誰文誌?其實他也是初唐著名詩人,在格律詩上與沈全啟並稱“沈松”。

宋與雖是叔侄,但年齡相仿,甚至宋還比小五歲。因為劉希夷的父母死得早,他從小就住在祖父家。劉和宋從小壹起學習詩歌,壹起作詩,情同手足。那麽,既然我們情同手足,宋怎麽會因為壹首詩就殺人呢?

這就不能不談宋了。宋高大英俊,19歲步入仕途。武則天當政時,宋成為宮廷詩人,受到其他人的青睞。他在歷史上有三大事跡。

第壹,他也想成為武則天的第壹面之壹(也就是男寵),但是因為他的口臭,被武則天拒絕了,所以他不得不放棄第壹面。

其次,他討好武則天的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並經常為他們寫詩,以贏得武則天的青睞。但最經典的奉承是他親自為張易之捧尿壺。

第三,由於張氏兄弟被殺,宋也因奉承張氏兄弟而受到牽連,被貶入今廣東羅定從軍。太狠了,他偷偷逃回洛陽,躲在朋友張忠智的家裏。後來,我偶然聽說張中之和王正在密謀殺害宰相吳三思。我以為這是個翻身的機會,就讓侄子去找吳三思告狀。通過背叛救世主,他又被提升了,“因為被義人深深嘲笑。”

因此,宋對的名聲並不好。他是個卑鄙小人,卑躬屈膝,背叛朋友。像他這樣的人嫉妒詩人也不是不可能的。還有壹種可能是他想把侄子的詩據為己有,獻給武則天,牛皮已經吹出來了。結果他侄子食言,他被殺了。

總之,宋是李性格的男版(《錦繡未央》中的角色),每個人都被他利用和犧牲。他神秘而無情,無所不用其極。劉希夷死在這樣的人手裏,真是壹大不幸。

那首讓劉希夷喪命的詩有多好呢?這首《待北白頭翁》在詩歌史上的地位,可與張的《春江花月夜》相提並論。劉希夷死後,孫將這首詩編入集。“劉希夷的詩最集中,故有偉人之稱”(《大唐鑫語》)。生前默默無聞的劉希夷以這首詩命名,流傳千古。

讓我們來學習這首殺死美男子的著名詩篇:

洛陽東邊的桃花、梅花迎風招展,四處飛舞。不知道他們會落入哪個家庭。

就像那個女人的感情歸宿,最終會花落誰家?

今年的桃花、梅花都枯萎了,洛陽看花女的模樣也變了。明年花開的時候,誰在看那盛況?

滿城飛舞的落花,讓女青年心酸難過,覺得青春稍縱即逝,時光無情。

妳還記得林黛玉的《葬詩》嗎?“今日葬花者笑,明日葬花者知何人?”和這句話很像。曹雪芹非常推崇劉希夷,他把劉希夷列為具有善惡兩種屬性的中間人,與李煜、秦觀、顧愷之同列。

年復壹年,每年開的花看起來都壹樣,但每年欣賞的人都不壹樣。這句話更讓人難過。

據《唐心語》記載,劉希夷“嘗《白頭翁頌》曰:‘今年花變色,明年誰在?“然後他後悔自己說,‘我的這首詩就像壹個預言。和石崇的“白頭到老”有什麽區別?乃更作雲:‘花年年相似,人年年不同。然後嘆道:‘這句話看似嘆息,卻有生死,怎能反覆!這是兩件事。“劉希夷自己完成了這兩首詩,都是深深的不祥之兆,也就是‘詩預言’。果然,不到壹年,他就被殺了。

《白頭吟》是漢樂府和歌的老題材,這首詩是壹首準古樂府詩,所以又叫《戴白頭吟》。這首詩前半段,洛陽女子用花自憐,感嘆人生苦短,美人易老。後半部分白頭翁落魄,表達人事變動,富貴無常的感覺。

今天看花的洛陽女人,明天就是白頭翁了,因為“要多久才能轉過身來?”美女的青春容顏能持續多久?不壹會兒,鶴的頭發蓬亂如雪。

而那個孤獨半死的白頭翁,也曾是昨日看花的美少年。那幾天,我和兒子王孫在樹下玩得很開心,在花落之前唱得很美,跳得很美。他曾經和東漢將軍馬放壹樣奢侈,用燦爛的鮮花裝飾池臺。更像東漢的權臣季梁,他建博屋,雕梁畫棟,連窗戶都畫著裹著雲的仙女圖案。但是現在呢?年老多病,被世人遺忘。

青春、幸福、財富甚至生命都是短暫的。“但當我們看著古老的歌舞場所時,只有鳥兒在黃昏時悲傷。”古往今來熙熙攘攘的歌舞遊樂場所,黃昏時只剩下鳥鳴。這位28歲的詩人有這樣的感傷情緒,表現了他對青春和美好時光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洛陽東方的桃花李華風,飛來飛去,不知落在誰家?

洛陽女子容顏絕美,獨坐庭院,看著散落的梅花,長長嘆息。

今年我看的桃花李花由於腐爛,顏色也腐爛了,明年花開的季節不知道誰能看到美麗的花朵?

見過俊朗挺拔的松柏毀為柴火,聽說桑田成了海。

故友不再哀嘆洛陽東,桃花雕零,但現在人們仍在風中飄零落花。

花兒依然年年開,只是年年花各不相同。

告訴那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應該可憐壹下這個半死不活的老人。

現在他白發蒼蒼,壹貧如洗,但他還是壹個年輕英俊的美女。

這個晚年的老人曾經和郁芳樹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在花前花後的甲氨蝶呤歌中跳舞。

也有像東漢光祿勛禦林軍馬這樣漂亮的裝飾臺球桌的,也有像季梁在靈堂內畫有彩雲仙子的。

老人臥病在床,便無人理會,昔日的三春歡娛,現在的清舞何去何從?

和美女壹樣的美女能維持幾次?過了壹會兒,鶴衣衫不整,臉色蒼白如絲。

千古所有的歌舞,黃昏裏剩下的鳥兒都是空的。

劉希夷短暫而年輕的生命,就像歷史劃下的火柴,瞬間綻放,然後熄滅。但他在綻放的瞬間留下了永恒的傑作,用詩的光芒延續了生命的價值,照耀著後人。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價值。既然如此,不如畫出更大更耀眼的火花,讓青春和生命超越肉體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