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詩》
年代: 清 作者: 譚嗣同
死生流轉不相值,天地翻時忽壹逢。
且喜無情成解脫,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烏頭白,芳草汀洲雁淚紅。
隔世金環彈指過,結空為色又俄空。
《因沐感發,寄郎上人上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年長身轉慵,百事無所欲。
乃至頭上發,經年方壹沐。
沐稀發苦落,壹沐仍半禿。
短鬢經霜蓬,老面辭春木。
強年過猶近,衰相來何速。
應是煩惱多,心焦血不足。
漸少不滿把,漸短不盈尺。
況茲短少中,日夜落復白。
既無神仙術,何除老死籍?
只有解脫門,能度衰苦厄。
掩鏡望東寺,降心謝禪客。
衰白何足言,剃落猶不惜
《久雨》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雲低氣尚濁,雨細泥益深。
經旬勢不止,晚稼日已侵。
閑居賴田食,憂如老農心。
堆場欲生耳,棲畝將陸沈。
常賦雖半釋,雜科起相尋。
兇年每多暴,此憂及山林。
號呼天不聞,有言不如喑。
願見雲解脫,秋陽破群陰。
《逍遙詠》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百法還丹數,玄門各自深。
真空光似日,解脫本由心。
迷惑終無應,精修重古今。
循環豈暫息,七寶聚高岑。
《知命弟觀音贊》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普陀巖大聖,應身三十二。
慈悲視眾生,八萬四千眼。
救壹切苦難,八萬四千聲。
依歸觀世音,是先得道者。
南無黃居士,具足神通力。
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觀音。
瞿唐風浪中,歸命施無畏。
壹人自歸依,諸人皆解脫。
《頌古九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印肅
壹念心開解脫門,倒騎鐵馬繞昆侖。
壹條脊骨純金打,傳與人間蔭子孫。
《偈頌十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宗杲
女流中有大丈夫,示現其身化其類。
以戒定慧解脫法,攝彼貪欲瞋恚癡。
雖處於中作佛事,如風行空無所衣。
過去未來及現在,塵沙諸佛及菩薩。
異口同音發是言,善哉奇特世然有。
心源清凈無憂喜,不作無喜無憂想。
逢場作戲隨世緣,而於世緣無所著。
六月火雲燒碧空,雷聲忽震三千界。
銷降熱惱獲清涼,是彼丈夫誕時節。
我說此偈助光明,普施法界諸女人。
2.關於“解脫”的詩句有哪些1. 世間無限丹青手,壹片傷心畫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____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3.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____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4.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5.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____佚名《荊軻歌 / 渡易水歌》
6.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____陸遊《金錯刀行》
7.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____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____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9.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11.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____屈原《國殤》
12.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____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13.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____陸遊《病起書懷》
14.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____杜甫《春望》
15. 功名萬裏外,心事壹杯中。____高適《送李侍禦赴安西》
16.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離騷》
17.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____陸遊《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
18.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揚子江》
19.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____陸遊《示兒》
20. 範增壹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____嚴遂成《烏江項王廟》
21.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____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22.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____王昌齡《出塞二首》
23.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24.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____徐錫麟《出塞》
25.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____嶽飛《滿江紅·寫懷》
26.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27.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____陸遊《示兒》
28.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____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29.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____孟子及其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0.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____陸遊《書憤五首·其壹》
31.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____屈原《國殤》
32.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____陸遊《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
33. 壹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____於謙《立春日感懷》
34.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關於叫《解脫》的現代詩詞解 脫
上天啊!妳為什麽要賜予我人類的軀殼
讓我背著罪惡的靈魂
在塵世中做迷途的羔羊
如果是妳故意要讓我受此磨難
那麽,請妳收回吧
我對人世已不再有眷戀
對人生也不再有奢望
因為我早已經心靈絞淬
人間沒有我的天堂
地獄的大門卻正向我敞開
收回吧
我乞求妳的憐伶
我寧願做妳身邊壹個撒嬌的精靈
妳手中的壹支魔棒
甚至於做壹粒浩瀚宇宙中的塵埃
而永遠漂浮壹世
收回吧
原諒我的脆弱。
4.佛經是怎樣解釋解脫的佛開解梵誌阿颰經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聞如是。
壹時佛與五百沙門俱。遊於越只。
到鼓車城外樹下坐。比聚有豪賢梵誌。
名費迦沙。明曉經書星宿運度。
所問皆答。有五百弟子。
弟子中第壹者。名阿颰。
阿颰問師言。今有佛來。
人稱其德。名蓋天地。
不識斯何人也。費迦沙言。
吾聞是釋種。國王太子。
厥興無師自著經化。阿颰言。
若無師者。名譽何美。
又國王子。多憍淫好樂。
安肯塗行降誌乞食。誨人不倦。
將是真人乎。願師可行觀其道德。
費迦沙言不然。我世豪賢。
聰睿多才。彼為新出。
義當來謁。吾不宜往。
阿颰言。我聞天帝釋。
與第七梵。皆下事之。
所教弟子。悉得五通。
輕舉能飛。達視洞聽。
知人意誌。及生所從來。
死所趣向。此蓋天師。
何肯來謁。費迦沙言。
經說帝王生子。有三十二相者。
立即當為飛行皇帝。王四天下。
自然七寶。壹金輪寶。
二白象寶。三紺馬寶。
四玉女寶。五神珠寶。
六理家寶。七賢將寶。
當有千子。皆才明勇武。
壹人當千。兵杖不用。
其世泰平。若棄天下。
當為自然佛。以無為為化。
度人得道。彼豈是耶。
汝且往觀。有此相者。
其審是佛。吾當事之。
阿颰言。願與同誌***行。
師言大善。即與五百弟子。
俱到皆下車揖讓佛。佛使就座。
五百人盡坐。獨阿颰左右仿徨。
微觀佛相。佛知其意。
亦起並行。阿颰住佛亦住。
阿颰坐佛亦坐。阿颰乃問佛言。
本事何等道。除須發披袈裟。
持缽何應。佛言。
吾求道已來。歷世久遠。
不可稱紀。常奉諸佛。
行菩薩道。所事師友。
無復央數。除須發者。
為終身戒。捐棄貪愛。
無復飾好。使人不欲己。
己亦不欲人。袈裟法服。
古聖旌表。解釋垢結。
無復世念。缽為應器。
宜道人用。節身約省。
非義不受也。斯皆無為清凈之像。
今我作佛。為天下師。
自恣汝意。欲問勿難。
阿颰言。我等所事師。
費迦沙。世世聰明。
名升遐遠。又是梵種。
特勝余人。天下雖貴為王。
亦有不仁。而我種者。
獨不好殺。佛言。
吾本用惡殺故。求佛無上正真之道。
汝梵誌種。但口貴仁。
雖手不殺。心皆有殺。
今我為佛身口意凈。壹切不殺。
用天下人皆好殺故。教以仁義。
阿颰問言。今佛棄捐妻子。
自絕種嗣。殆不若我師。
世世繼嗣也。佛言。
天下人狀。本末各異。
眾人前世。曾為我子。
吾亦曾為壹切人子。會輒有離。
種姓無常。或時冤仇相從為親。
或時親屬復為冤仇。因緣離合。
壹切如幻。父母妻子本非我親。
吾亦非彼有。世人但以是我非我而為罪惡。
為後受苦。昔我古世時。
曾為剎利王。名為鼓摩床。
有四子。壹名郁鉗。
二名虔尼。三名度。
四名淳。王尚未崩。
四子爭位。王聞愁憂。
念四子爭。當殺人民。
即委國東去。行行自念。
人生無幾。無憂乃長。
今我為王。欲得子姓。
既已有子。還欲相伐。
有嗣如是。何益於人。
吾不忍見。恐殺無辜。
但當舍家作沙門耳。即北入山。
就道人迦比校止草廬。又有道人摩離。
王問其本。何緣學道。
摩離自說。娶妻無子。
顏慚諸家。故作沙門。
王言異哉。吾為國王。
有子四人。身尚未死。
而子國亂。不忍見之。
故為道耳。摩離意解。
乃遂精進。如是阿颰。
正使子賢。父老病亡。
子不能卻。生時為惡。
死入地獄。子不能代。
用是故。我常以慈心救濟人物。
道成得佛。度脫天下。
阿颰言。佛為難及。
今天下有四種人。君子梵誌田家工伎。
獨我梵種。為真且貴。
其余三輩。皆事我種。
佛言。假使汝種為真貴者。
儻婦無子。婢而生男。
當舉之不。曰當舉之。
今汝祖母。現取婢子為後。
可為真貴耶。阿颰默然。
五百弟子。皆起住言。
瞿曇沙門。何毀我種。
阿颰才智。亦能相難。
佛言。皆默然若其才智。
當自辯之。佛問其祖。
至三無對。金剛力士。
舉大杵言。佛重問汝。
何故不對。阿颰懼曰。
實如佛言。五百人言。
佛聖智明。阿颰母者。
信釋家婢。我等從今。
請不復敬。佛言不然。
世或母賤。而子賢貴。
阿颰賢人。不可毀也。
若使梵種娶剎利女。生子長大。
當學父家。學母家耶。
皆曰當學父家。佛言。
如是母賤何損。若子長大。
明經行高。逾於父者。
汝加敬之。若梵誌女。
為剎利婦。生子長大。
知外家賢。而不肯學。
自效父家。射獵殺生。
汝當敬不。皆曰不敬。
佛言。如是用為問母。
若使阿颰有子復賢。才秀絕世。
汝當奈何。皆曰當著上坐。
設父母俱是梵種。生子不肖。
無所中直。汝當奈何。
皆曰當著下坐。佛言。
如是貴是有常耶。若梵誌子。
殺盜犯法。吏當捕不。
曰當捕之。汝何不拒言我種貴不應收捕。
曰現有罪。何得言種。
佛言。今我為佛師民仁孝告之正言。
去欲怒癡。有常之態。
諸為惡者。我輒教令。
不殺盜淫妄語飲酒祠祀事邪。人宿為惡。
身當受罪。烹殺祠天。
為過滋甚。無所補也。
且夫天意清仁。豈食人食乎。
有德致佑。非殺為福。
是以天下賢智世主。聞佛經戒。
皆自割絕。願不為惡。
其持戒死。精神上天。
若能至心清凈。即得沙門四道。
壹曰溝港。二曰頻來。
三曰不還。四曰應真。
又天下君王。雖行政欲平。
亦責民租稅。貪意不除。
今我為佛。都使天下無復情欲。
得無為道。我求道以來。
其劫無數。每生有願。
願棄愛欲。修沙門行。
無適無莫。於天下人賢明君子。
聞佛經戒。靡不奉行。
其不承者後皆有悔。能制意誌。
無復貪欲。便斷生死憂哭之道。
不追相戀。焉得離苦痛。
天下無。
5."佛經“真的能讓人解脫1.念經無法超因果、消業障︰
●血脈論 第8問︰ 若不見性,念佛免報(免除業報)不得,非論(更別說)殺生命。若見性〔印心〕疑心頓除〔堅心修行〕,殺生命亦不奈它何。
2.經典無法領人解脫三界輪回︰
●血脈論 第1問︰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回,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血脈論 第6問︰外道不會佛意,用功最多;違背聖意,終日驅驅念佛轉經,昏於神性,不免輪回。、但不見性人,讀經念佛,長學精進;六時行道,長坐不臥;廣學多聞,以為佛法。此等眾生,盡是謗佛法人。
●破相論 第6問︰迷執有為,信邪求福,未免癡界,生阿修羅趣。
3.經典無法使人成佛︰惠能不識字,也能成佛,可見他並不是靠念
經,更沒教人念經。就算我們努力10輩子,也未必能達到神秀那
樣的經典倒背如流,但是那也只在第壹界而已。
4.念經無法得到佛法,經典很多是在介紹佛法,就好像在介紹餅幹,
但我們應該要去買才有用。
●血脈論 第6問︰但見本性,壹字不識亦得、
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楞嚴經01-22︰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獲得永生要靠內在的光和音
我們的永生是靠著內在的光和音,沒有光和音,就沒有任何的快樂存在,不論在塵間或在天國都壹樣。不管我們多想要成為有道德或優雅的人,我們都無法到達完美的境界。因為這些品質只屬於內在的世界,在這物質世界,所有顯現出的所謂美、真理及道德,都只是劣質的復制品。我的好朋友,非常歡迎妳們加入回家的行列,不需任何費用,也沒有任何義務。即使五戒及吃素也並非強制性的。但如果我們只擁有聰明及科技文明,對眾生卻缺乏真摯的愛,我們的生命仍不完整,我們內在會感到分隔,以及說不出的悲傷及不快。
這是很合邏輯的,我們若要將天國帶入人世,就必需像天國中的人壹般生活,也就是說:過著和諧的生活,尊重每個生命的自由及生存的權利。是我們自己造了因果輪回,這也是戰爭及意見分歧的起源,而個人及團體的沖突更使我們吃足了苦頭,因此才說五戒及吃素並非強制的規條,而只是壹種正直、高尚的生活方式,是大丈夫的作風。仁慈高貴的賢者,他的愛應涵括所有眾生。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若要真正為地球貢獻和平,把真愛及善意付諸實際行動,就應該廣泛布施恩慈,保護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6.求有關忍耐的佛經及其句子忍辱般若密非忍辱般若密,是名忍辱般若密。出自《金剛經》
意思指:真正的忍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忍辱了,才能算真正的忍辱。當然前提是,自己先要求自己忍辱,慢慢心胸寬廣了,自然可以做到隨順自然的忍辱了。
比如妳全身心的工作,那種痛苦如果註意了,就無法承受。但是如果沒有意識到,心中只有工作,再大的痛苦也可以成有。因為無意思的做了啊。
總之,不要陷入自我感覺的忍辱中,方是真正的忍辱。
佛經壹切文字,都是從心如何作為的角度出發的。
7.關於佛經的詩句1.自美三寸舌頭,壹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2、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3、諸行性相,悉皆無常。
4、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壹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5、眾生由其不達壹真法界,只認識壹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6、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回旋。
7、緣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歡妳,有的人不喜歡妳,這都是正常的。妳能左右別人嗎?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執著這些。
8、在妳貧窮的時候,那妳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壹種布施。
9、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煩惱塵垢,本來無相,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
10、真心虛靈,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純善無惡。